最近一兩年裏,國內外已經有太多的跑鞋品牌做出了很大的改動或者突破,例如耐克弄出的碳板跑鞋,直接拉動了下一個時代競速跑鞋的方向。

再例如阿迪,爲了解決boost的性能問題,弄出了lightstrike進行補強;李寧弄出了,一款可以直接和Zoom X正面交鋒的Pebax發泡材料……

而在新一次的中底革命,以及跑鞋發展方向革新的時代大背景下,作爲曾經的跑鞋之王Asics亞瑟士,也不得不順應潮流發展,做出自身的改變。

至於亞瑟士具體做了哪些操作,今天就和大家講一講。

新材料的誕生

經過NovaBlast在全網的狂轟濫炸,也讓大家意外地發現,原本總是一動不動的亞瑟士居然無聲無息間拿出了一款不同以往的全新材料,FF Blast(以下簡稱Blast)

FF Blast全稱Flytefoam Blast,但是它和其他的Flytefoam完全不同,它拋棄了原有的路線,走了一條“軟彈”的道路。

Blast的腳感是無與倫比的,據說是亞瑟士的材料開發負責人在看電視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以前小孩子經常玩的那種“彈力球”。他忽然想到,能不能把這種彈力球的特性,移植一些到跑鞋中底上。於是,最後就誕生了我們所看到的Blast。

要老魏說Blast,真的是非常出色的材料。它的腳感很舒服,也很彈,關鍵是輕快。Boost也很軟,但是相對更重。

老魏家裏就有一雙UltraBoost 19和NovaBlast,所以可以很清晰地分辨出兩者的區別。

新的佈局思路

細心的朋友或者是亞瑟士的粉絲朋友,應該從最近幾雙亞瑟士新款跑鞋上都看出來了,亞瑟士的設計思路明顯已經發生了改變。

Cumulus 22和GT-2000 9,這兩雙鞋對於中底、外底佈局的思路已經和他們的前代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首先是Cumulus 22,它所用的Flytefoam我可以說是目前除Blast以外,腳感最好的Flytefoam。除了保留傳統的韌性外,腳感也變得更加舒適平滑。很明顯,亞瑟士對於中底材料的密度做出了調整。

其次就是GT-2000 9,和GT-2000 7最大的區別在於外底,GT-2000 7的外底是區域塊狀的,並且有Guidance線。但是GT-2000 9前掌已經不是平時那樣的Guidance線了,橡膠布局也從區域塊狀變成了分割式的四段橫向橡膠。另外,GT-2000 9的中底厚度也被大幅度削減,40.5-43.5碼的單隻重量,在250克左右,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是GT-2000 9的起步更加有力,前掌的力量使用時可以更加順暢。如果說GT-2000 7還是一雙不錯的慢跑鞋,那麼做出這些調整的GT-2000 9,已經可以成爲一雙不錯的恢復跑用鞋。

現在的時代,對於跑者來說是最幸福的時代。因爲我們有很多品牌的中底材料可以選擇,這些材料比起以前一成不變的普通EVA,要強大得多要舒服得多

想想吧,以前差不多貴的價格,賣跑鞋的噱頭全是這雙鞋多麼符合人體雙腳。現在隨便拎一雙慢跑鞋出來,中底和外底以及結構設計都能虐殺它們。跑着有了更多的對比,有了更多選擇,自然某些懷揣着壞心思的商家,也不得不放下心思踏踏實實去做科技研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