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陪孩子作业中,最害怕陪的是哪项作业?

“写作文”怕是稳居排行榜榜首。

十个孩子九个怕作文:

一看题目就挠头,摊开稿纸咬笔头,冥思苦想皱眉头,半个小时没开头!

就像这位妈妈说的:“别提了,我家写作文,一小时憋不出来一行字,真的比便秘还严重。陪的那叫煎熬,你看吧,笔头都快咬烂了,满脑门子冒汗……”

此时“脑补画面”一定是这样:

A家长:让孩子多读书,书读得多了,作文自然就会写了。B家长:平时一定多积累好词好句,记住小本本上上,没事看看,词多了,就会写了。C家长:多买一些作文选看看。里面有教怎么写。D家长:报个写作文的班吧,咱自己都不会写作文,怎么教孩子。

讲真,这些建议都很好,但是,都不是应急方法。

假如孩子今天晚上的作业是篇作文,以上方法都是慢功夫,现在眼下的问题是:如何快速写出今天的作文?并且最好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下面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写不出作文的,应急操作是什么。

3步应急操作,40分钟写出一篇500字高分作文

第一步:列提纲

也叫打“腹稿”。当孩子对作文没有一点思路时,不要逼着孩子:你快点写。他真的不知道写什么。这时不妨和孩子一起列下提纲。低年时孩子老师在课堂上教过画“情节绳”,其实有些类似。

比如作文主题“欢乐数科节”,提纲可以怎么列呢?引导孩子想什么是“数科节”,你对数科节有什么期待,然后你在数科节上玩了什么项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些项目最喜欢,最后你通过数科节,感悟到了什么,是不是更喜欢数学课,有什么愿望等等。

用关键字列出简要提纲就是:数科节前的期待---数科节中哪些最好玩(重点)---数科节后的感悟。

通过这样的提纲,孩子脑子不是混乱的,下笔前思路清晰的好处是,写出来内容有逻辑,有层次,重点突出。

第二步:给关键词

有家长说了,我家孩子给提纲也不行,怎么办?

那就再给点线索:关键词。就是家长前期可以根据提纲写几个关键词,然后让孩子围绕关键词想象,通过关键词提示把内容串起来。

还举上面的例子,可以给出:开始:兴奋 激动 开心 活动时:印象最深刻的项目 为什么觉得好玩 发生了哪些趣事 结束后:有没有遗憾 愿望是什么 有没有想过自己做个小实验等等。

可以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汉,提练关键词,一是对提纲进一步的深化,二是让孩子更有画面感,起到的仍然是引导作用。

第三步:说出来

想出来--说出来--写出来。

不会写时,可以让孩子先说出来。把“心口同一”,变成“心笔同一”。说叫比写容易,复述一件事,要复述的具体点,最好引导孩子说出一些细节。孩子边说,家长还可以边提问,通过提问,又打开了孩子的思路。

当孩子能把事件说得比较清晰,和条理时,孩子再去写,会非常轻松,原来一个小时憋不出来的作文,可能半小时就搞定了。

作文是学生语文成绩的综合体现,作文是语文试卷中分值最大的一题,高考150分卷子,作文50-60分。有道是:得作文者得语文。

上面总结的三步高分作文法,算是临时应急,手把手教,总不是长久之计。年级越高,作文的要求也越高,如何让孩子不管面对什么主题作文,都能写出高分作文呢?除了多读书,多积累外,还有三个坑,千万要别让孩子掉进去。

一、题材上面千篇一律

大概因为现在孩子作文选看多了,或作文班教得千篇一律。很多孩子拿到作文题目的时候,不是想着怎么立意、选材,而是回想看过什么样类似的优秀作文,从抄故事梗概到抄经典句子,很多老师在批改小学生作文的时候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高分作文第一要素就是:思维求真,求实,求新,求变。作文立意力求创新,要有逆向思维,养成打破常规的思考习惯。

二,空洞,没有具体描写

还有些孩子,在描述事情上很容易出现过程不完整的情况,尤其对事件发生到最关键的时候,反而只用三言两语带过,没有人物的行动、心理变化、对话等细致描写。这说明孩子对主题领悟能力比较差,在列提纲时,重点不清晰。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引导孩子多观察生活,观察永远是基础,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平地起高。在细节上下功夫。

三、不知道该写什么,没有真情实感

想要感动别人就得先感动自己,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真正打动读者。记得一位作家说过,其实写作也没什么技巧,真情实感就够了!

不是词不美,而是没感情,假大空,说了跟没说一样。技巧学多了,必然关注点在于炫技,在于想把各种浮夸、矫揉造作的形容词全加在文章里。你觉得这才是好文章,美!其实,很假。就好像动了一脸手术的整容脸,远看山有色,近看无表情。

现在孩子为什么没有真情实感?没有真实体验!所以家长除了给孩子报辅导班外,一定要让孩子体验各种生活:

在家里可以扫地,洗碗,做饭,做家务,也可以种花种草种菜,养小动物;走出家门,可以拥抱大自然,春天可以去植物,夏天可以去钩鱼,秋天可以摘果子,冬天可以去堆雪人;还可以参加社会的活动,比如去跳蚤市场卖东西,去孤寡老人家做好事,也可以去体验农村孩子的生活。

真实体验多了,“无病呻吟”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