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忽然變得好冷,細細的冬雨下着下着便成了小雪,寒風也跟着吹了起來,翻了翻日曆,原來馬上就到大雪節氣。作爲一年的第21個節氣,它意味着最深的冬和最長的夜以及最冷的時候將要到來。

深冬的到來,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裏也是悲傷的象徵,沒落的變現,到處是蕭瑟冷清的場景,原本熱鬧的大街冷冷清清,每個人都“貓”在家裏。不過在農村卻是另一番場景,這個時候的農村意味着溫煦熱鬧。是一家接着一家辦喜事,熱熱鬧鬧的。大街上,忙碌了一年,難得清閒一段時間,大傢伙聚在一起,攏上一堆柴火,變烤火,邊暢聊着一年的酸甜苦辣。

當然,在農村還有一個場景,那就是一到冬天,農村白事就莫名的“扎堆”起來,前幾天老張家辦白事,大後天老李家緊接着也辦起了辦事。每當村名們聚攏在一起閒聊時,這類“怪象”也是議論紛紛。那究竟是啥原因呢?

確實,一到冬天,喜事多了起來是因爲,春節前後一兩個月大家都有時間來,並且這個時間段在農村也被稱爲吉日。可是白事這種事情是無法人爲控制的,爲啥也多了起來?

第一,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做“縱然老狗皮毛厚,也難度過寒冬坎”,意思是說,成年的狗雖說毛已經夠濃厚,但是到了寒冬臘月在外面也經不住凍。而人其實也是一樣,雖說待在溫暖的室內,但是一旦出家門,寒氣就會進入到人體呢。年輕人還好,火力旺盛,沒有什麼毛病。而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老化,而且會日趨嚴重。寒冷天氣最容易引起一些呼吸道咽喉疾病,大多爲感冒、發燒。

第二,冬天人的抵抗力差了。當氣溫太低時,人體會不得不耗費大量能量來產熱,那麼花費在免疫系統的能量就少了。從而導致人的抵抗力差,這點對於身體不好的老人來說尤爲嚴重。多數老年人的身體抵抗力比較弱,所以在寒冷的時候就容易患病,而得病對老人來說可以算是天敵了,一個小病就會引發一大串疾病,甚至是重病不治。

第三,溫差太大,城市和農村的取暖方式雖不一樣,但是室內的溫度都差不多,室內二十多度,外面零下十幾度。溫差太大的話,人體需要更多能量來適應溫差的變化。對於老年人的體質來說,有時很難適應這巨大的溫差。

第四,意外幾率大了,城裏都是統一供暖,而在農村基本上還都是蜂窩煤或煤炭取暖,人在老年的時候容易犯糊塗,所以燒爐子的時候很容易犯錯,一不下心就有可能煤氣中毒。

總之,到了現今是一天比一天冷了,在這裏真心的提醒廣大的農民朋友,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同時在供暖時一定要檢查好是否漏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