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這其中,沿海地區表現得最爲突出,與此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據悉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達到1.74億人,並且逐年呈上升的趨勢。

當然,農村勞動力之所以選擇外出打工,一來是因爲外面的經濟好,在外面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賺到自己理想的工資,同時見見世面。當更多的是無奈,離開親人,離開朋友,離開家鄉,不是爲了旅行,更多的是爲了生活。而在農村種地,一年到頭下來,手邊的錢僅僅夠喫喝。但家裏還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顧。考慮到這些,他們只好選擇去陌生的地方工作。

不過,隨着城市的工作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以及年齡的增長在加上近些年國家對農村的大力支持,各種惠農富農的政策相繼實施後,農村的發展也迎來了春天,許多農民也紛紛考慮回鄉發展。3-5年,大量農民工將被迫返鄉,4件事務必要做好準備,以免喫虧。

第一,學個一技之長;對於返鄉的農民工來說,他們的文化水平程度較低,在城裏乾的活基本上都是“重體力”,每天日復一日的,沒有什麼技術。而回到農村後,如果還是選擇種地,雖說能顧着喫喝,腦子靈活的話還能賺到些錢,但是隨着年齡越來越長,這種重勞力的活會越來越不適合自己,因此現在一定要學個一技之長。比如焊工,電工等等。

第二,蓋個房子;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那擋風遮雨的家是首要的,燕子銜泥做窩,喜鵲樹枝築巢,房子就是我們家的必需品,而在外打拼多年,無暇顧及家裏的一切,有的老房已經破敗不堪,有的甚至成了危房。而趁着回來手邊有點錢和時間,就抓緊聯繫當地工人給自己蓋個美觀堅固的房子。別等到自己忙忙碌碌沒時間蓋房了,纔想到房子的重要性。

第三,即使瞭解當地新動態;在“大衆創業”的今天,許多人都在創業的道路上前行着。而國家也在幫助着返鄉農民創業,比如說前段時間,山西省就印發《關於推動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將創業擔保個人貸款額度由15萬元提高到30萬元。對返鄉入鄉創業人員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按每帶動就業1人不超過1000元、總額不超過3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

河南省推出的《關於推動返鄉入鄉創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中,就提出包括創業補貼和打造公平高效營商環境等方面的21條舉措,爲農民工、大學生和工商企業返鄉入鄉創業提供保障,包括將有培訓意願的返鄉入鄉創業者全部納入創業培訓範圍,符合條件的給予200-1500元的創業培訓補貼;

因此,對於返鄉創業的農民來說,在這個創業扶持政策一片向好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瞭解當地創業補貼和各種政策,讓自己少走一些彎路。當然,在創業時,一定要多學習,多摸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