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

對於很多人而言,學生時代最讓人記憶猶新的就是老師講過的話了。如今各個地方的人交流越來越頻繁,大家驚訝的發現原來哪裏的老師講話的內容都差不多。

一些口頭禪,比如:“這題必考,你們一定要背下來”等話語,幾乎是全國通用。

雖然老師對我們講過的話很多,但內容不一定就是真實的,大部分語言的用途只是爲了刺激我們好好學習。

下面這4種謊言應該是學生們聽過最多的,不少網友出社會後回想起來忍不住感慨:只怪自己當年太年輕,稀裏糊塗掉圈套裏了。

1、“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一屆!”

老師的這句話頗有恨鐵不成鋼的意味,主要目的是刺激孩子好好學習。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不過很多老師每帶一屆學生都要說一次,許多同學表示自己從小到大都聽過這句話,以前還覺得自己可能是最差的,想好好學習,後來就無感了。

2、“一人浪費一分鐘,這節課就過去了……”

老師計算時間的方式也與普通人有很大不同,拖堂的時候喜歡說,我再講兩分鐘馬上下課,結果講到下一節課上課。上課時如果有學生交頭接耳,老師一般會停下來提醒他,而且說出這句“名言”:“全班40多個人,每個人耽誤一分鐘,這節課就過去了。”

這些話雖然聽起來很誇張,但也是他們的用心良苦,想讓孩子們明白課上時間的重要性。

3、“上大學就輕鬆了。”

爲了鼓勵學生度過難熬的高三,心中依舊滿懷希望。許多老師都會向他們講述大學的生活有多麼輕鬆自由。

可實際上大學對每個同學都是一種挑戰,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很多孩子都會放棄,或者懶惰起來。

而對於一些專業的同學而言,大學4年像是過了4個高三,每天都有無數的資料要背,做不完的實驗等着他。

4、“你們班是整個樓道最吵的。”

很多老師在上課時發現班上的同學還沒安靜下來,就會拿出這句很有殺傷力的話:“整個樓道就你們班最吵!”

雖然明知道老師在誇大其詞,但也明白他的用心良苦,上課時做好準備才能更好的進入狀態。

而且下課雖然是同學活動的時間,但也要注意安全,不能亂叫亂跑或者影響其他思考的人。

仔細算下來,在每個人十幾年的學生生涯裏,與各種老師相處的時間加起來要超過父母。老師與他們說過的話,甚至超過父母講過的話。

因此,老師的語言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1、影響同學之間的相處狀態

整個班級作爲一個羣體,老師就是羣體中最具話語權的人,很多同學也習慣性的相信老師,遵從老師。

如果某位教師公開針對一個學生,讓所有同學指責他批評他,這個學生很可能被其他同學孤立;如果教師常常誇獎某一個同學,讓其他學生向他學習,這個同學很可能因此交到更多的朋友。

2、影響學生的性格、心態

對於很多學生而言,老師是教授他們知識的人,如果能得到老師的認可,就代表他們這一段時間學有所成,這會給他們極大的鼓舞和信心,可能讓學生變得更開朗自信。

如果老師指責一個學生,無論怎麼學都不可能學好,或者他取得的成績是抄來的,這可能會讓他變得自卑,失去學習的信心。

3、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

每個同學的心態和性格不相同,有的學生可能在老師的鼓勵下成績越來越好,有的可能會變得驕傲;有的學生在老師的批評下發奮學習,有的可能因此一蹶不振。

因此老師的一句話,對每個同學的成績可能有不同的影響。

一個人在學生生涯中會遇到不同的老師,有的對他產生積極的影響,有的產生消極的影響。但是他所在的家庭還是同一個,如果孩子被老師的言語傷害,能夠幫助他的可能只有自己的父母。

因此,家庭的教育也非常重要。

孩子上學後父母如何教導他們呢?

1、公正的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被老師叫過去談話,或聽到他們對自己孩子的批評後,可能第一反應就是對孩子打罵。

這種行爲可能讓本就受到誤解的孩子,又遭受二次傷害。還抱有希望的他們可能因此麻木。

這不僅會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還會導致他們心情抑鬱。

所以做一個理智的家長非常重要,即使孩子被很多人批評,家長也要弄清真實情況,就算是犯錯,也需要根據錯誤的類型來應對。

2、培養孩子習慣

很多家長覺得把孩子放到學校後,自己什麼都不用管了。

但孩子的一些學習習慣可能是學校怎麼教都教不出來的,如果家長給予一個良好的榜樣,他們可能會因此改正。

比如孩子放學做作業時,家長可以在一旁看書,而不是玩手機和看電視,影響他們學習,破壞他們的專注力。

3、多鼓勵孩子

很多家長喜歡對孩子進行打壓教育,即使老師常常誇獎他們。家長動不動的批評與打壓,會打擊孩子的自信。

他們的學習壓力本就大,家長需要理解和鼓勵,提高孩子學習的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