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

以前的父母讓孩子上幼兒園是爲圖省事,自己好出去工作,可是現在幼兒園的性質變了,不再只是一個幫家長託管孩子的地方,還是一個培養孩子習慣,促進親子關係與家長一起教育孩子的地方。

因爲性質的變化,孩子的家庭作業也出現了變化,曾經的孩子可能沒有作業,或者是做簡單的寫字練習。

但是現在的幼兒園家庭作業以親子作業居多,大多是做手工活,孩子沒能力做,家長看着也犯難。

前有寶媽走秀,後有寶媽當設計師,幼兒園作業實在太難

很多幼兒園在不同的季節會舉辦不同的活動,一所幼兒園爲了孩子更好地迎接冬季,促進親子關係,就舉辦了一場冬季走秀,各位寶媽寶爸是又當設計師又當模特。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

一位辣媽是大膽創新,戴上狐狸面具,又用掃把充當了狐狸尾巴,很形象地當了一次“狐狸精”。而且這位寶媽的顏值和氣質也很出衆,被人誇讚又當專業模特的潛質。

不久前,也有幼兒園舉辦了一次孩子的走秀活動,孩子收集好落葉、塑料袋等材料與家長共同設計服飾,爲了孩子在走秀中不輸給別的孩子,家長們使出了自己全部的設計才華。

秀場上小朋友的服飾也是各有各的美,極具特色,看到這些親子作業,一些網友表示,現在當家長的門檻已經這麼高了嗎?

除了困難,幼兒園的作業也特別的奇葩,很多家長都發出疑惑,這些作業的意義在哪?

1、(如上圖)這個作業可能是爲了檢查孩子是否起牀,又怕家長用以前的照片冒充,可以硬性規定拿饅頭也太不人性化了,找不到賣饅頭的該怎麼辦呢?

還不如讓孩子做某個動作,然後拍照過去。

2、要求家長看網絡綜藝節目,並寫出1萬字的觀後感,這可是一篇論文的字數了,很多家長熬夜寫到凌晨3點,還有的家長一晚上沒寫出來一個字,簡直是魔鬼。

3、幼兒園讓孩子連續30天記錄月亮的變化,家長心疼孩子熬夜,於是自己畫,結果累瘦8斤,這作業的強度,很少有孩子能受得了,看着真是令人心疼。

4、用水果和蔬菜做出小動物的形狀,又是考驗家長藝術天賦的的時候。

5、這個作業就比較厲害了,能做出來的幼兒園小朋友估計是神童級別的,即使是家長也得臨時學習多少知識才能做出來呀。

網友對幼兒園的作業是怎麼看的

網友“小女子”表示:我就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們的作業是爲了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但是有些家長心疼孩子,或者是有攀比心理非要自己做。網友“暗黑起事”表示:幼兒園在佈置作業時到底考慮過孩子的能力嗎?有些幼兒園根本就是抄襲國外的教學方式,卻不考慮實際情況。網友“美媛”表示:我就是家長,現在天天盼着孩子能上小學,最討厭的季節就是秋天了,最怕用落葉做手工。網友“心晴”表示:我覺得幼兒園的作業還不錯,每天和老公、孩子一起做作業,感情都變好了呢。

總的來說,網友對幼兒園的作業是褒貶不一的,但是老師的親子作業能做到以下幾點,家長還是很歡迎的。

1、要根據實際環境佈置作業

家長希望幼兒園能負起責任,不要順便照搬其他幼兒園的親子作業。

比如一個國際幼兒園照抄加拿大的作業,讓孩子出去找楓葉,但是他們所在的城區根本沒有楓葉。

2、結合孩子的能力佈置

前不久一位媽媽教孩子寫作業,結果氣得哭出來了,孩子也委屈地直哭,原來是幼兒園的老師佈置了寫字的作業,但孩子寫字時喜歡把字擠在一個格子裏。

媽媽告訴他要前後“空格”,可是孩子就是聽不懂那個意思,結果兩人都急哭了。

可見幼兒園小朋友的理解能力還是比較差的,老師動不動給他佈置寫文章的作業,不又是家長的任務嗎?

3、改善評價作業的方式

有些幼兒園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手工,卻把那些不夠好看的手工作品“退回”,這一舉動很傷孩子的自信,也容易增長家長的攀比心理,他們爲了孩子不委屈,也會幫忙動手。

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手工作業時,應該做些什麼呢?

1、明白作業的真實目的

一些幼兒園佈置親子作業,只是爲了家長能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因此,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做作業,以孩子的想法爲主完成作品。

2、給孩子一點耐心

希望家長能充分認識到孩子理解能力的不足,有時候不是他們太笨做不好作業,而是學校佈置作業不合理,不能爲了一件不重要的事,影響孩子的心理和家庭關係。

除此之外,家長在平時就可以訓練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可以陪他們一起看繪本和故事書,或者鼓勵孩子抽時間畫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