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爾幹半島西南一隅,有個少爲人知的小國阿爾巴尼亞,面積2.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00萬。這是什麼概念呢?海南島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人口近千萬,比阿國還要大的多。

在經濟上,阿爾巴尼亞人均gdp爲4千多美元,放在別的地區,這個數據還過得去(越南人均值2600美元)。但是很不巧,阿爾巴尼亞所在的歐洲富國扎堆,因此該國長期徘徊在倒數十名的水平。

別看阿國如今不太起眼,前推幾十年,可是赫赫有名的“歐洲社會主義明燈”。在那個資本家扎堆的地方,能夠獨善其身堅持不同的制度,在兩大陣營劍拔弩張的當年,可是件不同凡響的事情,故而阿爾巴尼亞也受到了同陣營大國的頻頻關照。

在歷史上,弱小的阿爾巴尼亞曾被東羅馬、奧斯曼等周邊大勢力統治。1912年爲削弱奧斯曼帝國,英法俄奧等六強國幫助阿爾巴尼亞脫離奧斯曼,同時將科索沃劃給塞爾維亞,北伊庇魯斯劃給希臘,致其面積減半。付出如此代價,阿國也未能真正獨立,依然浮沉於強國的夾縫中。

二戰後世界格局重新洗牌,1946年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並受到蘇聯長達15年的大力援助。在這段蜜月期,資金、技術、物資甚至成套項目,被源源不斷輸入。

然而隨着赫魯曉夫走馬上任,兩國關係開始走下坡路。

一是赫魯曉夫對前任的批判,令阿領導人霍查十分不滿,因爲他是斯大林的堅定信仰者。

另一方面,蘇聯與南斯拉夫關係的升溫,也使阿爾巴尼亞意見很大,他們同南斯拉夫在民族和領土上均存有矛盾。

對蘇聯各種看不慣的阿爾巴尼亞,由此開啓“作對模式”,頻頻與蘇聯唱反調,並在1968年退出華約,等於是徹底翻臉。蘇聯當然很生氣,斷絕了對阿國的所有援助。

沒了補貼的阿爾巴尼亞,開始主動發展同中國的關係。出於戰略上的考慮,中國也不遺餘力給予幫助。

當時西歐跟着美國,東歐受蘇聯影響較大,且兩強對華均不友善,團結第三股力量即第三世界,對打破美蘇壟斷格局很有必要。

有一組數據,至1978年中國對阿援助共摺合人民幣100多億元,成套項目142個,涉及鋼鐵、化肥、玻璃、造紙等多個領域,最好的資源優先供給阿方。

1960年代,國內豬肉價格不過幾毛錢一斤,上百億對中國也是大數字。在外有封鎖、自身並不富裕的情況下,對阿援助是從牙縫裏省出來的。

六十年代物價

與此反差強烈的是,阿國把那些在國際市場滯銷的產品,強行包銷給中國,喫相確實有些不雅。

中國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阿爾巴尼亞除在道義和輿論上支持中國,爲中國重返聯合國也出力不少。在聯大會議上率先提出這一動議的,就是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及利亞兩國,即“兩阿提案”,也算是投桃報李之舉。

飯來張口的日子過久了,自然會產生依賴性。阿爾巴尼亞的要求越來越高:

你們(中國)有的,我們也要有。我們向你們要求幫助,就如弟弟向哥哥要求幫助一樣。不向你們要,還能向誰要呢?

說的也是實情,蘇聯指望不上,唯一能提供支援的也只有中國。

然而對中國的無私援助,阿爾巴尼亞並未珍惜,用受援的鋼筋水泥建了一萬多座紀念碑(全國200多萬人);大量化肥被雜亂堆放在露天,任憑風吹雨淋;優質鋼管居然被當做電線杆子用……

廢棄的飛機

基於此,中國也改變了對阿援助思路:

一、量力而爲。

二、根據阿方實際需要及運用援助的能力。有求必應的援助方式,相當於填不滿的無底洞。

糾偏是及時而必要的。

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解凍,這本是件大好事,卻令阿爾巴尼亞十分不滿,並宣講了許多不適合的言論,兩國關係隨之降溫。

到1978年,對阿援助項目全面終止。

援建水電站

從萬千寵愛於一身,到門前冷落鞍馬稀,完全是因阿爾巴尼亞自身所致。一面伸手要好處,一面又對施援國肆意妄言,這樣的夥伴國,又會有誰能接受的了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