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年,當美國好容易擺脫原宗主英國的掌控後,內心還是頗有些悽惶的:“雖然獲得自由,但自身勢單力孤,往後的路該怎麼走”?

美國接手的只是東海岸(臨大西洋)的13個殖民地,面積僅80萬平方公里。和英帝國遍佈全球的殖民地別無二致,美國也是被當做原料供給地和工業品市場來“培養”的。爲維持自身領先優勢,英國當然不會容忍殖民地成長爲競爭對手。

因此在美國羽翼豐滿之前,唯一選擇就是照抄現有的發展模式,即殖民地模式,通過掠奪得到成長的養分。

於是一系列鼓勵拓荒的政策出臺,以林肯時代的《宅地法》最爲出名。凡美國公民,只需付出10美元登記費,並在西部土地耕種5年,即可獲得不超過160英畝(1英畝約4千平方米)的土地。

總之這類“近乎白送”的政策,讓無數美國人拖家帶口、穿越阿巴拉契亞山脈(北美東部山脈),搞了一次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運動。

由於美國在北美大陸是沒有天敵的存在,左鄰右舍根本沒有能力阻擋,特別是土著印第安人倒了血黴。《獨立宣言》起草者、美國開國元勳傑斐遜曾直言不諱地說道:

如果印第安人反抗美國人獲取他們的土地,那麼我們要用短柄斧頭反擊。美國人的目標是滅絕印第安人或是將他們驅趕到我們不去的地方。

這簡直是一篇理直氣壯的強盜檄文。

有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在美洲新大陸被“發現”前,居住着數千萬印第安人,到1970年代,這一數字劇減到80萬,種族滅絕的目的基本實現。

不同種羣之間的生存競爭現實而殘酷,脫下文明外衣的美國,初期的擴張過程同樣充斥着野蠻和血腥。

通過一系列奪佔或是低價購買,到19世紀末,美國幾乎將北美大陸接近一半的土地納入版圖。然而他們驚恐地發現,昔日那片可供無限攫取的西部邊疆已到盡頭,再往西只剩下浩瀚的太平洋。

由此引發一個危機,通過佔有新土地進行發展的模式已是窮途末路,一時間美國陷入經濟危機,失業者達到數百萬人。

爲結束危機,美國又瞄上沒落的西班牙帝國,試圖搶奪新的海外殖民地,延續之前開疆拓土的發展模式。

最終美國贏得美西戰爭,併成功奪取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等原西屬殖民地。不過這一次,美國似乎轉了性,並未將這些“戰利品”併入本國。

比如波多黎各,哭着喊着、甚至自發全民公投強烈要求加入美國,卻遭到無情拒絕,在美國國會曾流傳一句戲謔之言:“相比波多黎各,月球成爲美國第五十一州的可能性更大些”。

非但不吞併這些殖民地國家,後來反而費心費力幫助它們獨立,美國到底打得什麼算盤?

當時美國有位歷史學家傑克遜特納,在總結之前百多年發展歷程後,他提出了名爲邊疆理論的學說:

傑克遜—特納

美國曾經的西進運動,實質上是種同質化擴張,即同一大陸上,由本國國民自然拓展,遇到的阻力小且成本較低。

然而類似的“無主新大陸”已不復存在,靠搶奪別國殖民地人爲創造邊疆,從戰爭成本、殖民成本、同化成本上,都會令美國不堪重負。

特納對此提出警告,不要重蹈羅馬人和英國人的錯誤,這會加速一個帝國由盛轉衰的過程。

該學說被美國領導層所接受,進入到20世紀,美國不再發動以擴張領土爲目的的戰爭。

如果得到土地,卻不能從中獲取利益,反而成爲沉重負擔,那麼寧缺毋濫。

這是美國發展模式的重大轉折,從初期單純依靠掠奪土地來擴大生存空間,到後來通過貿易、金融、科技、軍事等內核實力的提升保持優勢,美國成功實現國家層面的“產業升級”,從而跨入更高的發展維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