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人們通常認爲,博士後的前方是一份高薪酬、備受尊重的終生教職。而他們擁有對科研十足的激情,也對職業前景充滿希望。但是,根據《自然》雜誌今年6-7月首次對博士後遭遇、職業前景以及心理狀態等的調查顯示,實際情況或不容樂觀。5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因爲工作時間長、缺乏工作保障、遭受霸凌和歧視帶來的心理壓力,打算離開科研領域。而2/3的受訪者表示,這次疫情給他們的職業生涯帶來了負面影響。

編譯 | 石雲雷

審校 | 吳非

《自然》雜誌在今年6-7月首次對博士後的職業現狀、前景以及心理狀態等進行了一項較爲全面的調查,主要包括與博士後的職業前景、科研工作現狀、心理健康、工作環境以及疫情對研究的影響等相關的問題。目前,《自然》官網已陸續發表了3篇文章公佈了這次調查結果。

工作現狀和滿意度

對於博士後來說,工作時長超出合同規定,是一件較普遍的事。31%的受訪者表示,工作時間比合同要求的每週至少40小時,還要多出至少10小時。有8%的人表示,他們的工作時間超出了20小時甚至更多。而接近97%的人表示出現過週末被佔用的情況,49%的人表示在研究生涯中,這種情況出現了不下20次。

在很多博士後看來,平衡科研和生活是一件很艱難的事。在調查中,僅有40%的受訪者表示,能實現研究和工作上的平衡。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由於在科研上花費的時間過長,他們很少有時間能考慮其他事情。

受訪者普遍對現狀和未來存在焦慮。32%的人表示博士後工作不及預期,只有12%的人表示超過預期。56%的受訪者對職業前景表示悲觀,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會向當初年輕的自己推薦從事科研。

在調查中,48%的受訪者指出,他們做博士後研究的時長已經超過3年。3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做了2~3輪博士後,一些人做了超過4~5輪了。

英國資助機構英國研究與創新部(UKRI)的人才主任Rory Duncan介紹,博士後的工作意味着這是通向長期職位的短暫跳板。他說:“包括博士後和導師在內的每個人都應該清楚,博士後職位是暫時的,發展性的。”

今年疫情對博士後的影響十分嚴重,全球的學術實驗室都被迫關閉或者減少開支,這些機構的經費預算被迫削減。疫情也威脅到了學校獲得贈款、提供獎學金和其他支持博士後研究的經費來源。80%的受訪者表示,疫情阻礙了他們進行實驗和收集數據。近2/3的人認爲,這次疫情對他們的職業前景造成了負面影響。還有13%的受訪者表示,由於疫情的蔓延,他們已經失去了一份博士後工作或一份工作的錄用通知。

對於這些還處於職業最初階段的博士後來說,這次疫情加劇了原本的艱難情況——研究資金十分有限、就業競爭激烈和職業上的不確定。但值得欣慰的是,大約2/3的受訪者(其中80%目前在北美或歐洲工作)依舊把學術研究視爲理想職業。在調查中,6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自己的職位感到滿意。80%的人表示由於對研究感興趣,3/4的受訪者對研究的獨立性感到滿意。

不同學科的滿意度有所差異。在生態和演化領域(佔受訪人數的8%),6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目前的職位感到滿意,這是所有學科中最高的。但是生物醫學和物理學博士後的不滿意度卻是最高的,均達到了28%。在生物醫學研究者中,57%的受訪者表示滿意,14%表示談不上滿意或不滿意。有一半的人說,他們的滿意度在過去一年下降了。

調查還發現,博士後對生活的滿意度隨着時間推移而下降。26~30歲之間的年輕博士後滿意度最高,達到了66%。對那些只從事了不到兩年的博士後研究的受訪者來說,滿意度也挺高(64%),但是那些資格更老的博士後的滿意度卻較低。

圖片來源:Miguel Monkc

不匹配的收入

在調查的評論區,一位美國的化學博士後寫道:“博士後的工資只是助理教授的一半,只比研究生多幾千美金。但與此同時,我們要負責的東西比任何研究生都多。”4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年薪在5萬~8萬美金之間,只有3%的人表示有更高的薪資。這與主要資助機構制定的薪資標準是一致的。但還有很多人的薪資低於這一水平,38%的受訪者年薪在3萬~5萬美金之間,1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年薪少於3萬美金。

不同地區的收入差距很大。在大洋洲的受訪者中,年薪超過5萬美金的比例最高,達到84%,依次是中北美洲(70%)、歐洲(29%)和亞洲(13%)。但某些學科領域的收入更好。天文學和行星科學的博士後中,63%的受訪者的年薪超過5萬美金,是所有學科中最高的,但這個人羣僅佔調查總人數的3%。一半生物醫學研究者(51%)的年薪超過5萬美金,但是在社會科學和生態與演化學的博士後中,這個比例分別只有43%和36%。

在過去的一年裏,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1%)表示他們沒有加薪,5%的受訪者的薪水比前一年更少。在留言區,好幾個受訪者提到了疫情引起的經費縮水。

在得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從事癌症研究的博士後Natalie Sirisaengtaksin指出,生物醫學研究是一個異常高壓的學科。她認爲,生物醫學博士後並不只爲自己打工,他們也爲實驗室和機構掙錢,“你付出了時間,努力工作發表論文,最後爲你的導師帶來經費。”但是博士後的報酬可能依然不足以避免財務拮据。在美國,許多研究者一獲得博士學位就必須要開始償還學生貸款。

心理問題

除了長時間的工作,工作前景和薪酬不穩定外,博士後還會面臨工作期間遭遇歧視或騷擾、不平等以及霸凌等情況,這嚴重威脅着他們心理健康。由於這些因素造成的心理壓力,51%的博士後受訪者考慮過離開科研領域。其中,男性與女性受訪者中,考慮過停止科研的分別有46%和55%。

圖片來源:自然官網

近65%的博士後表示自己遭受過權力上不平衡或受到霸凌,40%和24%的受訪者表示受到過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在國外工作的博士後比在本國工作的同行更有可能受到騷擾或歧視,兩者比例分別是25%和21%。在這一調查中,女性受到歧視或騷擾的比例是30%,高於男性的18%。只有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機構在支持性別平等方面的工作比較充足,而略多於1/3的人表示他們所在的機構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

圖片來源:《自然》官網

一些讓博士後焦慮的行爲,通常來自於所在實驗室的導師或主任。當被問及騷擾或歧視的來源時,57%的受訪者表示是他們的導師或項目負責人(PI)。一位來自法國,在美國東海岸一所大學做博士後的細胞生物學研究者寫道:“目前我們確實缺乏一些措施,避免博士後遭受PI的歧視和騷擾,而這一點是需要改變的。”

但受訪者指出,他們從PI或指導者那裏並沒有獲得什麼指導。超過一半(55%)的受訪者指出,每週他們只有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和實驗室PI面對面交流,1/3的人表示,每週有1~3小時的面對面交流時間。一位受訪者在評論區寫道:“我做了一年半的博士後工作,和PI只面對面交流過3次。”

4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曾因工作帶來的抑鬱或焦慮,想要尋求幫助。有23%的人曾獲得了這方面的幫助;而還有26%的人表示想要獲取心理上的幫助,但還沒有找到相應的方法。從事的研究領域也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影響因素。在生態和演化學、生物醫學的博士後受訪者中,分別有23%的和20%表示已經接受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幫助。相比之下,化學和工程專業只有13%和11%的受訪者,得到了類似的幫助。

圖片來源:《自然》官網

而相比於其他一些羣體,博士後似乎更不願意就心理健康問題尋求幫助。在《自然》雜誌2019年對博士生的一項調查中,36%的受訪者表示,曾因博士研究中出現的抑鬱或焦慮尋求過幫助。今年,在世界各地設有辦事處的學術傳播公司開科思(Cactus Communications)調查了13 000多名不同職業階段的科研人員,37%的受訪者表示曾因心理問題尋求過幫助。這些數字都遠高於博士後中的比例。

而出現這一現象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對於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博士後來說,尋求幫助可能並不容易。博士後經常會陷入一個介於員工和學生之間的灰色地帶,他們可能沒有資格獲得所在的機構向其他人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務。在今年的調查中,只有27%的受訪者認同“我所在的大學/機構,能提供足夠的心理健康支持”,而只有18%的人同意“我所在大學的心理健康和福利服務是根據博士後的需求量身定製的”這一說法。

長期的工作,不確定的工作前景和薪酬外,以及工作環境中可能面臨歧視或騷擾、不平等以及霸凌等,正在讓更多的博士後選擇離開。處於正式科研人員和學生之間的灰色地帶,博士後很少獲得他們應得的承認和支持。Hermankova說:“博士後撒下汗水,PI獲得讚美。未來的博士後應該被當作一個能發聲的重要羣體。我想要他們的聲音被學術界上層的人聽到。”而大多數博士後目前所面臨的處境,也是急切需要得到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