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將走完,儘管業界對於下一年智能手機的變局還有些迷惘,但坊間對於巨頭們的下一代旗艦手機的爆料也接二連三,以三星爲例,全新的Galaxy S21系列至少已經預測會比往屆產品提前發佈,順帶着有關於它的姊妹款Galaxy Note 21的猜想和爆料也開始增多。

根據不同的爆料信息來看,關於三星Galaxy Note 21在外觀上的爆料都是如上面兩個圖所展示的一樣:它的正面完全無孔化、上下左右邊框極窄,屏幕觀感視覺效果真正可以稱得上是“驚才絕豔”!

當然!或許是“驚才絕豔”這樣的形容詞再次提醒了我:過往這樣的全面屏手機似乎也曾經多次徘徊在我的腦海裏。

“首發的魅力”:小米MIX全面屏概念手機

或許從真正意義上而言,小米MIX首款全面屏概念手機稱不上完全意義上的全球首款全面屏手機,但它存在的意義上是真正讓16:9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讓接近100%都是屏幕的智能手機時代到來。

小米MIX首款全面屏手機從設計上來看,完全迥異於以往的16:9的屏幕比例,從視覺效果上來看,它取巧的設計讓它的正面屏幕視角看起來極爲大氣、出色,當然受限於技術上的問題,它顯然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100%無邊框設計的全面屏,但至少第一代的小米MIX屏佔比超過80%以上了。

全面屏手機在後續面臨着許許多多的難點,包括各元器件需要挪動位置導致的結構設計難點,包括正面指紋識別的問題,再者還涉及了製造成本的問題;後來,小米MIX也和其他全面屏手機一樣,面臨着許許多多的選擇:包括全面屏形態上的選擇、包括全面屏在舒適握持體驗和續航能力上的選擇,如是種種。但功過是非之間,我個人覺得它的到來確實具備了引領智能手機進入全面屏時代的意義,現在看來,當時的它確實稱得上是“驚豔”。

變革的全面屏:iPhone X

從全球的第一款劉海全面屏手機--iPhone X開始,或許人們對於“劉海全面屏”這種另類的設計一直都充滿着“惡意”:它並不比其他全面屏形態更優越,它的屏佔比也沒有比其他形態的全面屏更高,只是因爲它是蘋果的首款全面屏手機,因此才備受關注。

但真實的情況確實是如此麼?或許是被時代攜裹的情況下,蘋果“不得已”才推出了自家的首款全面屏手機--iPhone X,在痛定思痛以及保持創新的情況下,蘋果選擇了讓八大元器件聚集於iPhone X手機的額頭上、打造出了一款在創新功能和全面屏形態都得到滿足的手機。這是蘋果的“平衡”選擇,且它的“劉海”真實有用,或許你可以質疑它的視覺感不那麼完美,但你不能因此而認定它的設計不夠“美”。

在iPhone X面世之後,友商們也紛紛嘗試着同類型設計的產品,即便是自己的老對手們也紛紛在高端旗艦上進行了嘗試,但事實上它們到後來也不約而同的“遺棄”了這種嘗試:畢竟,並不是每一個品牌都能且願意承擔在設計上有瑕疵和保持更好的設計感之間遭遇的“不認可”態度,長期以來,反而蘋果憑藉首款劉海全面屏手機iPhone X的獨特辨識度,打造了自己的一系列經典全面屏產品。

無限接近的真全面屏:OPPO Find X

四年一次更新迭代,終於迎來了OPPO手機的高光時刻,是的!我這次想要說的是OPPO在兩年前推向市場的OPPO Find的全面屏迭代產品--OPPO Find X,它的獨特設計使得Find X在視覺層面無限接近於真全面屏設計。

在設計層面,OPPO Find X取巧的使用了各種設計讓它的屏佔比高達93.8%,在正面視覺而言基本上沒有比它更好看的全面屏手機了,19.5:9的曲面全景屏通過取消“劉海”、縮窄的下巴以及圓潤的大R角,輔以隱藏式自動升降攝像頭,在當時而言,是全面屏最好的解決方案。

OPPO Find X因爲前後都是曲面的造型,整機極爲圓潤握持比較舒適,即便在後續的機型中,OPPO不再沿用它的設計,或許是出於對升降結構的不自信,或許是出於對OPPO Find X基礎成本的考慮,不一而足。但OPPO Find X的設計確實稱得上是一次全面屏形態上的全新探索,第一眼你會被它的極致設計征服的。

挖孔的藝術:三星Galaxy S20

從全面屏手機火爆之後,各種形態的全面屏手機層出不窮,除了我們熟悉的劉海屏、升降式全面屏乃至水滴屏之外,由三星在兩年前開啓的挖孔屏也是衆多全面屏形態中的一個大的分類,其後雖然有衆多的友商跟進這一設計,相比“原創”三星而言,其他廠家的設計總有那麼一絲欠缺。

因此這一次我站隊的是三星在2020年上半年推出的Galaxy S20系列的挖孔全面屏手機:在這款產品身上,三星嘗試着將過去的右側挖孔移動到了中間,且打孔變得更小,看起來也變得更加協調了。

這次的Galaxy S20全系依然採用了圓潤風的設計,且屏幕依然爲曲面屏設計,但這次屏幕的曲率並不高,這一來是淡化曲面屏設計的優越性;二是杜絕曲面屏誤觸現象的頻繁發生。居於正面的小挖孔,在日常交互、追劇乃至遊戲體驗中的存在感都很低,這使得它的正面視覺效果極佳,或許比不上其他一點挖孔都沒有的全面屏形態,但它卻照顧了結構穩定性、照顧了視覺美感乃至前置攝像頭三者之間的平衡性,不是最美但可能更合理!

未來=屏下攝像頭全面屏手機?

無論是此前OPPO在展會上嘗試的屏下攝像頭概念手機還是今年中興發佈中興Axon 20摘得頭籌,這都足夠證明另一種形態的全面屏手機即將興起,它能夠成爲下一代全面屏手機的引領者嗎?

且不管OPPO的屏下攝像頭概念手機,我們先來說說中興摘得頭籌Axon 20全面屏5G手機,從目前的市場認可度來看,它只是獲得了首發權,但用戶的反饋以及市場的反響似乎並不盡如人意,屏下攝像頭技術確實使得它的正面屏幕視覺極美,且屏佔比極高;但它的屏下攝像頭也面臨了種種問題:包括光線正常的情況下會看到前置的攝像頭--隱藏效果並不是很好;它的前置攝像頭在弱光環境拍攝不如當前其他全面屏手機--它的屏下攝像頭透光率並不能達到非常出色的效果,如是種種。

假如未來另一家友商能夠推出同類型產品,並解決這些問題,相信屏下攝像頭技術確實大有天地!且不提它的視覺美感更一體,它的設計結構更穩定,單單只是它能夠讓當前的全面屏手機的形態更接近於真·全面屏形態就足夠讓人趨之若鶩!

總結:

總的來說,手機形態的變更或許不能稱之爲智能手機形態變革重要一環,但在當前技術的儲備下,除了5G、影像乃至性能之外,這種正面屏幕的變化也只能“被動”的成爲廠家們不能不打的一仗,從第一代的全面屏到可能會火爆的屏下攝像頭的全面屏形態也只是走過了不到3年的時間而已,誰又敢輕易言勝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