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莉麗

編輯|萬曉茜

電影《赤狐書生》改編自小說《春江花月夜》,講述了一個關於考試的故事,“兩個在路上的少年,通過各自的考試完成人生選擇,包括犧牲與奉獻……”

電影上映前,監製江志強發了一條長長的朋友圈,“《赤狐書生》的上映是我的考試。在今年,好像考題更難了一點……”對導演伊力奇而言,《赤狐書生》同樣是一場考試,幸運的是,有“金牌監製”江志強一同趕考。

伊力奇

伊力奇和江志強第一次見面是因爲《最愛》。江志強參與了影片的投資,伊力奇在片中飾演反派。《最愛》之後,伊力奇和江志強沒有見過面,2018年在編劇楊薇薇的引薦下,伊力奇加入《赤狐書生》創作。第一次觸電大銀幕就能夠江志強合作奇幻電影,伊力奇說,“感謝運氣,只有努力!”

“農農”怕哭

李現怕笑

《赤狐書生》是一個雙男主的故事,陳立農和李現分別飾演取丹路上的一人一狐。電影開拍前,陳立農和李現早早就開始了表演訓練和劇本圍讀。導演伊力奇特別看重演員的“適齡感”,“圍讀的時候就能看到兩個人身上精彩的部分,對角色比較得心應手。”

爲了接近角色,陳立農和李現都做了充分的準備。除了形體訓練外, 陳立農進組後會每天練書法,從氣質上接近王子進。李現會從《動物世界》中觀察藏狐、白狐的生活習性、神態細節,甚至研究“狐狸怎麼叫”!他還會根據《火影忍者》中鳴人的九尾封印,鳴人和佐助之間的兄弟情尋找戲中王子進和白十三的默契。

做過演員的伊力奇將陳立農和李現的表演分成兩派:“農農”怕哭、李現怕笑。

《赤狐書生》打破了傳統的“白面書生”造型,網友們甚至叫陳立農“小煤球”。伊力奇解釋說, “王子進出身一個制墨世家,人物設置上也是一種半工半讀的狀態,於是有了‘黑麪書生’的造型。”

“農農的動作戲特別得心應手,威亞摔打、呆萌的喜感都特別好,但對愛情的理解,愛情的拿捏需要一個過程。”談到陳立農的表演,伊力奇說,“拍河灘上王子進和英蓮的愛情戲前後拍了四天,陳立農就在河灘上哭了四天。”

“方法派的演員可以通過技巧很快進入角色,對新人來說,更需要一種偏體驗派、沉浸式的表演,要幫他們卸下身上的殼甲,呈現出情感最真實的一面。”陪陳立農在河灘上哭了四天之後,伊力奇用了偏後邊拍攝的素材, “我不希望唯美,我更希望真實!”

“白十三是一個偏喜劇性的角色,李現在生活中就有那種放鬆的狀態,讓人覺得這個人身上有很多的喜劇可能性。”在伊力奇看來,李現與陳立農恰恰相反, 李現的拍哭戲拍得非常順利,但他對喜劇有自己的理解,“李現有他自己的喜劇風格,機靈調皮的喜感,在現場我們會試很多種方法,不斷地摸索試錯,找出大家最認可的那一種。”

相比陳立農和李現,“舅舅”王耀慶在片中貢獻了教科書式的精準表演。伊力奇形容他是一個可以在綜藝、舞臺劇、電視劇和電影四個維度無縫切換的表演者。片中有一場“道然兄”喝粥懷鄉的戲,王耀慶演了一條,伊力奇喊“過”後回頭發現旁邊的工作人員不知何時已經淚流滿面。

“《赤狐書生》是一場考試

但我不是學霸”

春江、花、月夜;書生、狐妖、牡丹樓、苦海書院……《赤狐書生》原名《春江花月夜》,談到片名修改的初衷,伊力奇表示主要考慮到電影的營銷屬性和消費指向,“《赤狐書生》無疑能幫觀衆更迅速地理解故事。”

伊力奇2018年底進入《赤狐書生》的籌備工作,當時劇本還在籌備期,伊力奇對其中的喜劇部分做了一些填充。比如江邊鎮、牡丹樓、苦海書院一些經典場景的戲份。在他看來, 《赤狐書生》是一個關於考試的故事,這樣的題材不多,算是填補了一個空白,“兩個在路上的少年,通過各自的考試完成人生選擇,包括犧牲與奉獻……”

起手就拍考試的伊力奇自坦言自己並不是學霸,“我是一個開竅比較晚的人,《赤狐書生》不但是一次專業素質的考覈,還包括跟很多各部門溝通,是情商與智商的雙重考驗。”

伊力奇舉了一個例子,比如一個場景,你只有7天時間、有晴有雨,這時候你就要跟天氣賭博、抗衡,好在“拍《赤狐書生》的時候天氣很給力,明明要下雨了,開拍前忽然就晴天了……”

電影拍了六個月

江老闆每週去一次

《赤狐書生》的整個製作週期是22個月左右,項目採取後期前置的方式,拍攝期大概6個月左右,特效前前後後做了18個月。“我們在橫店拍,江老闆幾乎每週去一次。”伊力奇說。

“我很緊張,像要走進考場的學生,像送孩子走上社會找工作的家長,未來很多未知,《赤狐書生》上映,是我的考試。在今年,好像考題更難了一點。”影片上映前,監製江志強在微信朋友圈說,再次佐證了他對《赤狐書生》的重視和偏愛。在影片上映前的點映場,江志強跟媒體分享了電影的製作過程,其間他反覆提到電影的“新”。

伊力奇從導演的視角出發,從類型、受衆、角色設計和形象設計幾個方面定義了《赤狐書生》的“新”:類型上,這是一個友情向的奇幻電影,此前大多以愛情爲主;受衆定位上,偏向青少年及以上觀衆,有一些少年經歷成人世界殘酷之後的人生解讀;角色上採用了雙男主的人物設定;形象設計上也有比較大的創新,比如妖怪的設計、結尾的大戰……

2000個特效鏡頭

青蛙和狐神大戰最難

據統計,《赤狐書生》中大約有2000個左右的特效鏡頭,特效部分對演員表演的要求也比較高,要建立無實物表演的信念感。除此之外, 苦海書院的青蛙和結尾的“狐神大戰”是特效的兩大難點:

“狐神大戰”難在形象設計和動作設計,“其中有一部分是還沒完全變成狐神的狀態,要在真人狀態下跟黑狐打鬥,要解決人跟黑狐之間的動作聯繫;白十三變成狐神之後,兩個狐狸間的打鬥則要重點關注整體運鏡的流暢度。”

苦海書院中的青蛙是電影中的視覺重頭戲,導演許誠毅幫忙做了這部分的角色動畫設計。創作的難點主要是表演上的處理,“要考慮形象之外很多情緒上的微妙變化,比如疼痛、喜悅,不懂裝懂,真的害怕或發怒,要生動,讓觀衆能夠比較直觀的感受到他情緒上的變化。”伊力奇說。

運氣來了要抓住

作息規律最怕拍大夜

《赤狐書生》營造了一個人、妖共存的奇幻世界觀,因爲妖怪往往出現在夜裏,所以夜戲在電影中佔據了大約3/5的比重。這也是作息規律的伊力奇感覺最困難的地方。

“連續的夜戲是一個非常挑戰的過程,夜裏注意力、專注度都會減弱,體能上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你要在一個非常高壓的狀態下集中精力去完成比較細緻的工作。”伊力奇說。

談到第一次跟江志強合作的感受,伊力奇坦言運氣最重要,“運氣來了要想如何抓住,要多下苦功夫,要相信勤能補拙,如果你剛好不笨、那就能錦上添花。”

採訪的結尾,伊力奇用《赤狐書生》是“三好學生”來推薦自己的電影,“好看、好笑、好感動!”他進一步解釋說,“演員好看、特效好看,有很多好笑的喜劇的點,觀衆還能從中看到愛情、親情、友情的影子!”

聲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