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報道了杭州喬司工業園的夜生活,這裏的小喫店、燒餅攤凌晨1點還在馬不停蹄地出餐,爲那些趕製訂單的工人提供能量補給。在世界經濟經歷“至暗時刻”之際,深夜食堂的燈光,映照出我們的經濟韌性,成爲寒夜裏一抹溫暖的存在,給予我們在新發展格局下不斷前行的信念。

春江水暖鴨先知。餐飲業被形容爲經濟社會系統的末梢神經,風吹草動他們最先感知,也最早受影響。疫情陰影下,今年以來,有五星級酒店支起路邊早餐攤,有高檔食府爲企業做“團餐”,甚至有的米其林餐廳也開始送外賣了。也正因爲如此,餐飲業一直是新聞報道的主角。人們從這個行業的沉浮轉型中,感受個體經濟和中小企業困境中求生自救的勇氣,觀察經濟社會恢復向好的勢頭。

喬司工業園那些營業到凌晨還收不了攤的深夜食堂,不僅僅是小店店主能喫苦、肯奮鬥的象徵,其上游是一家家訂單飽和的工廠,一個個收入增長的工人。據園區企業稱,廠裏“雙11”的訂單還在掃尾,“雙12”的訂單很快就到,生產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今年冬天生意比往年都好。並且,一些企業由於外貿訂單取消或推遲造成的“窟窿”,已經被內貿訂單填補。這一系列讓工廠老闆和工人並不那麼清楚原因的變化,其實不難看穿——局勢的好轉,得益於背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盤大棋局。

通過刺激消費、提振內需,暢通國內大循環,復工復產以來環環相扣的政策舉措,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今年三季度,經過艱難努力,國內工業、貿易、消費等經濟社會各項指標相繼實現了來之不易的反彈回升,有的數據甚至出現3年來的新高,充分展示了第一個從新冠危機中全面恢復的主要經濟體中國的發展勢頭。浙江更是在這個過程中保持住走在前列的姿態,消費市場等多項數據率先回暖。

但數據始終是宏觀和抽象的,只有當工廠的機器再次響起來,工人、老闆的腰包又鼓起來,街頭小店的生意重新忙起來,大排檔的煙火氣再度繚繞起來,回暖,才真正化作真實可感的信號和信心。

一蔬一飯照見韌性,煙火氣中升騰信心。無獨有偶,有媒體報道,最近杭州興起了一種“火鍋到家”的外賣服務。當疫情養成的在家喫飯習慣,遇上年輕人的快節奏餐飲消費熱情,火鍋外賣一下子火起來,很多商家的日均訂單都超過100單,並且這些訂單主要集中在晚餐、夜宵時間段,成爲互聯網經濟下另一種深夜食堂。與街頭版深夜食堂相比,家庭版深夜食堂同樣安慰了加班奮鬥的年輕人,滿足了需求多樣的消費意願。更重要的是,它們以另一種視角反映了社會活力的重拾和經濟韌性的發揮。只要我們不墜信心、不懈奮鬥,相信會有更多的深夜食堂,持續點亮寒冬的夜,溫暖百姓的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