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的很多小細節,如果不注意調整,長此以往,很可能也會引起心臟不適。以下幾個壞習慣,看一下你是否還在做。

用力排便

有些人患上便祕,會出現排便困難的情況,很多人會習慣性的用力排便,這是很不安全的。因爲人們突然發力時,很容易使血壓升高,導致血壓波動較大,會加重心臟的承受能力。此外,搬桶裝水時也是如此,要穩住慢慢來,不要突然發力。

用力排便也會增加腹部的壓力,使血壓升高,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引發心臟不適。

所以,注意在平時排便的時候不要太過用力。

對於老年人,或者高血壓患者,都要避免突然發力,身體很容易出現不適,如果必須進行時,可以先做一下熱身。對於一些經常便祕患者,平時多喫一些蔬菜,粗纖維的食物,有助於排便,減緩排便痛苦的情況。

暴飲暴食

人們攝入食物之後,胃部需要消化,就會有大量的血液聚集在胃部,使心臟的血流量減少,導致出現血液供應不足的情況,很容易引發心梗。

所以,我們在喫飯的時候,要控制自己的食慾,不要喫的過飽,很容易發胖,對於一些不經常運動的人,還會導致脂肪堆積,在血管內凝聚成斑塊,如果出現在心血管中並且硬化,很容易引發冠心病,中風。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養成好的進餐習慣是很重要的,每頓飯喫八分飽即可,要細嚼慢嚥,少喫多餐,不僅會降低對胃部的傷害,還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在鬧市騎車

經研究發現,如果在車輛密集的路上騎車或者開車,很容易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一是因爲路上車輛過多,空氣污染比較嚴重,在路上騎車很容易吸入過多的汽車尾氣,二是還要消耗一定的體力去踩踏自行車,會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

除此之外,如果道路過於擁堵,會讓人感到焦慮,出現緊張的現象,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引起其它的疾病發作。

因此,對於心血管不健康的人羣,儘量不要在高峯期騎車上下班,減少對身體的傷害。雖然騎車是一項很好的運動,但是不要在污染嚴重的道路上騎,儘量選擇空曠的道路,纔會對健康更有利。

情緒消極

情緒不好對心臟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抑鬱,會使人感到急躁,出現失眠,導致睡眠質量下降,不能使心臟得到足夠的休息,很容易導致血壓,心率升高,引起心臟不適。

所以,如果最近自己的情緒不穩定或者是煩心事比較多,可以和家人或者親密的朋友溝通交流,適當的宣泄,減輕自己的痛苦,有助於更好的控制情緒。

大量喝酒

適量的飲酒對身體有利,但是如果過量飲酒,就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會引起心臟疾病的發作。如果長時間喝酒,會損害心臟,很可能導致心臟衰竭。

因此,喝酒的時候要有節制,心臟不好的人要減少酒精的攝入,避免加重病情,儘量是把酒戒掉,你會發現自己的心臟功能會有明顯的改善。

缺乏睡眠

如果沒有休息好,也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導致心臟不適。現在大部分年輕人,很少有人在晚上10點之前入睡,已經養成晚睡的習慣,經常熬夜,睡眠質量不佳,會增加心臟疾病發作的風險。

所以,要改正自己的不良作息,保證每天有六到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睡前儘量不要玩手機,如果難以入睡,可以看書或者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有助於入睡。保證充足的睡眠很重要,有助於穩定血壓,還能降低心臟疾病發作的機率。

總而言之,以上一些壞習慣可能會引起心臟不適,如果你也正在做,要及時調整,降低心臟疾病發作的風險,保持心臟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