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綜藝節目氾濫

這幾年綜藝節目真的太多太多了,電視臺主辦的,網絡平臺組織的,真人秀,選秀,唱歌的,跳舞的,拼演技的等等等等,形形色色,看得人眼花繚亂。但類型再多也就那幾樣,總是同類型相互複製搬運,換了明星和麪孔甚至賽制,終究換湯不換藥,所以看多了也就審美疲勞了。

可能就是因爲節目品類太多,競爭太激烈,這些多到氾濫的節目,要想脫穎而出被關注,必須找很多另類的噱頭的來炒作吸引關注,既然審美疲勞,不如譁衆取寵讓觀衆審醜,也會收穫關注,卻漸漸忘記或者無奈丟失了辦節目的初衷。

比如今年炒得沸沸揚揚的網綜《演員請就位2》,就有這幾方面讓人很失望!

②過氣選手扎堆求翻紅,但效果不佳

本來這種演技比拼的選秀節目,其實更多應該給一些新人演員鍛鍊和露臉的機會,以此選拔和培養新人。但是節目組爲了關注和收視效果,除了有一部分新人,但他們撐不起人氣,所以更多是邀請影視圈的“老人”,要麼是一直不溫不火比如曹駿孟子義等,要麼是曾經紅過現在過氣比如胡杏兒馬蘇黃奕婁藝瀟等,要麼是因爲一些配角走紅名氣還不大的演員比如林有有王智倪虹潔等。

總之,這檔節目的目的就是充分挖掘選手們的過往話題,至於他們在比賽中即使表現好,好像關注度也不高,比如溫崢嶸,演砸了反而更有話題和關注,比如黃奕等。於是節目不知不覺就有點跑偏,要麼譁衆取寵,要麼是消費這些過氣演員曾經的話題。

但從本質上說,好些過氣演員的演技已經很不錯了,或者已經穩定或定型了,不需要來這個舞臺上歷練成長了。至於他們處於中年轉型瓶頸的尷尬,也不是參加了這檔節目就真的能解決或者緩解的。比如馬蘇黃奕倪虹潔婁藝瀟王智等,即使來這個節目露臉了,也不會本質上改變她們目前在影視圈的處境。

而胡杏兒即使最終拿了個總冠軍,也是個不倫不類的獎項,並無多少說服力和影響力。之前週一圍韓雪拿了《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的冠軍,也沒因此在影視方面突破更多。所以,昔日當家花旦胡杏兒,因爲結婚後連續懷孕生子過氣,要想東山再起,還是要靠作品和角色,才能像佘詩曼那樣持續穩定,這樣的比賽和短片翻拍呈現,效果很一般。之前胡杏兒參加北京衛視《跨界歌王》也只是賺了幾場出場費,也沒爲她贏得更多的片約資源。

③爾冬升郭敬明張大大戲精上身,喧賓奪主

這一季的《演員請就位》,有幾個人有些喧賓奪主,搶風頭也煞風景。

比如四位導演評委,名氣都不小,但這次陳凱歌趙薇低調中肯了不少,雖然也貢獻了一些話題,但不是爲了譁衆取寵炒作,比去年低調很多。而爾冬升郭敬明兩位導演則化身爲戲精,在評委席和臺下幕後,戲精表現不斷。

比如爾冬升一會狂懟張大大演戲太差,算是幫網友出氣表達不滿;一會又在爲張大大慶生;一會又憤怒離席把郭敬明懟哭,沒想到這位演而優則導的大導演,還是不忘演員本行,戲精得很。而郭敬明這邊,一會挑刺黃奕,然後對自己心儀的選手卻大開綠燈,有些作品相當尷尬被羣嘲,與李誠儒舌戰不斷,又罵孟子義炒作不斷,最後還得罪爾冬升,在評委席被懟哭。

總之,這一季演員的比賽沒多少熱點和出彩的地方,倒是這兩位導演戲精表現搶風頭。

還有亂入這個比賽的張大大,本來是主持人,長相氣質也沒做演員的潛質,非要玩跨界,還說得很努力,但是效果很尷尬,被評委批得一無是處,又藉機炒作了一番,讓網友更反感他了。最後又從選手變主持人,感覺這檔節目他這個非專業演員,比其他專業演員還出風頭,更像是他的主場秀。

④總決賽蹭肖戰熱度,效果尷尬

而總決賽本來大家都是關注選手的表現,節目組卻請來人氣很高但今年有些流年不利比較受爭議的肖戰唱歌。本來是想蹭肖戰的熱度,誰知道現場的音效很尷尬,效果讓肖戰粉絲不滿,路過羣衆也覺得尷尬。雖然又因此滋生不少話題爲總決賽炒作,但是這樣反而蓋住了最終進入總決賽的選手以及冠軍胡杏兒的風頭。不得不說這檔節目,爲了人氣關注,尷尬炒作了一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