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藏富于民”,虽然中国古代没有形成“商业文明”,但“藏富于民”绝对是直指现代经济核心的财政思想。在后工业时代,消费是经济的主要驱动力,而消费的基础就是“民间财富”。没有富裕的普通百姓,消费就不会繁荣,内循环经济就会如同水中捞月、空中捉鳖,必然成为画饼!

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不能单纯追求工业产出,提高百姓收入才是更核心的目标!近年来,中国消费增长放缓,根本原因是大多数城市还没摆脱追求GDP的传统观念,忽视了“百姓收入”的提高。

何为民富?简单的说就是“百姓拥有的金钱数量”。官方每年都会发布金融机构居民存款总额,很容易计算出各个城市人均存款。相对于人均GDP,银行存款是更为真实的民富数据。让我们来看看过去10年主要城市人均存款增长情况:

一、重庆民富增速第一

人均存款从2.02万元增长到了5.71万元

2019年重庆人均存款5.7万元,虽然不是很高,但由于起点比较低,人均存款增幅高达282%,增长接近三倍,民富增长速度在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这对于拥有3000多万人口的超级城市来说,难能可贵,说明重庆的发展确实让大部分人摆脱了贫困,逐渐富裕起来。

二、合肥民富增速第二

人均存款从2.16万元增长到了5.75万元

作为过去十年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合肥的民富增速依然亮眼,居民存款实现了265.97%的增长,位居全国第二。但合肥人均存款5.75万元,在主要城市中是比较低的,并非合肥的工资水平倒数,而是起点确实太低,居民家底太薄。2010年合肥存款仅有1200多亿元,连全国50强都进不去,可见家底之薄,在中东部省会城市中非常罕见!这也从侧面反映合肥这十年经济和民生发展的速度!

三、长沙民富增速第三

人均存款从3.08万元增长到了7.86万元

2010年长沙人均存款在主要城市中倒数第三,2019年上升到了中游水平,民富增速255%,表现非常亮眼。从经济和民富角度看,长沙的发展是非常成功的。不过,作为一个人口大省的省会,长沙的人口还是偏少,经济增长对全省的带动作用还是稍弱。如果长沙能在1000万人口的基础上实现如此民富增长,或许湖南省经济会有更好表现。

四、成都民富增速第四

人均存款从3.61万增长到了9.09万

作为一个拥有1600多万人口的大城,成都在10年间实现了居民存款增长251.8%的增速,说明成都一省独大并非空耗资源,而是实现了实实在在的民富增长。成都人均存款9.09万,高于福州、厦门、济南、青岛等东部城市,与南京、苏州、无锡等长三角核心城市也差距不大,说明成都有非常强的消费潜力,经济内循环基础牢固。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成都经济还会保持高速发展。

五、福州民富增速第五

人均存款从3.27万增长到了8.06万

作为福建省会,福州却很低调,一直被厦门的光芒笼罩,但从经济和民富的角度看,福州无疑比厦门更成功。过去十年福州人均存款增长246%,厦门仅增长181%,我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房价和物价。从生活的角度看,福州无疑比厦门更宜居。

六、珠三角民富增速较慢

存款增速最慢的五座城市中珠三角城市占了四座,分别是广州、佛山、东莞、深圳。这很值得思考,为什么高工资、高人均GDP的广东,居民存款却增长如此之慢?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房价增速快于居民收入增速,经济发展的果实被房地产窃取了。今年以来,深圳房价逆势大涨,直逼8万/平方,引起舆论哗然。著名经济学家给出如下解释:

不管如何,高房价对民富的侵蚀正在损害珠三角的竞争力,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广东“世界工厂”的地位必将崩塌。

七、居民存款增长排名对我们的启示

从上表可以看到,居民存款增长最快的城市,既不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也不是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反而是经济发展较快的中西部城市,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和房价增长之间实现了较好的平衡。可见,最好的经济发展是惠及普通居民的发展,而不是被炒房客窃取发展果实的经济增长。

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是更全面的竞争,不仅比拼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城市环境、就业机会,还要比拼物价水平、房价水平、生活压力和幸福感。只有那些让普通人感觉付出必有回报,压力和动力成正比的城市,才能成为真正具有吸引力的城市。

相比北上广深杭津厦,我更愿意在重庆、成都、合肥、长沙、郑州这类城市生活。如果住着价值千万的房子,却天天吃泡面、盒饭,斤斤计较蔬菜、奶粉和猪肉的价格,银行存款永远不到五位数,我不知道幸福感从何而来?

关注侯君集,城市、农村、经济、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