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由于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欧亚非范围内都有大批民族国家建立。并且,在威尔逊世界“民族自决”思想的指导下,许多原本统一的超级大国和地区性大国,也因不断激化的民族矛盾而分崩瓦解,奥匈帝国、苏联、南斯拉夫,就是其中的典型。然而,有一个国家却不是其中的典型。这个国家民族组成不算太复杂,两大主体民族间也不存在太大的仇恨,却仍旧在世纪之末走向解体。

这个国家就是捷克斯洛伐克。1918年奥匈帝国崩解时,捷克斯洛伐克于当年10月28日在旧帝国的废墟上建立。得益于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奥地利政权此前打下的基础,捷克一度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军火生产国之一,并凭借军火出口的丰厚利润,而变得富裕。慕尼黑绥靖时期,捷克斯洛伐克被英法出卖,最终被德国吞并。但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实现复兴。

二战的阴霾烟消云散,冷战的序幕又徐徐拉开。冷战时期,在苏联的支持下,捷克斯洛伐克继续承担着装备生产这一重要任务,并继续以军工生产引领国内经济,进一步实现繁荣与富足。此外,得益于苏联经互会一体化的举措,捷克斯洛伐克也得以同其他东欧国家实现互补,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总体来看,在东欧剧变之前,捷克斯洛伐克除了在1968年遭苏联军事干涉外,其他大部分时期,国内均较稳定、繁荣。

可是,即便是这样一个内部稳定、经济繁荣的中等实力国家,也不可避免地在苏东剧变后走向了崩解。1989年下旬,东欧剧变的浪潮席卷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共逐渐失去权力。在此之后,捷政局走向动荡,经济滑坡、起名之争、道路争论等问题,也相继涌现出来。在此情况下,捷克和斯洛伐克间的裂痕也不断扩大,最终致使它们在1992年底达成“和平分家”的共识。而该国之所以解体,又存在以下原因。

01“大矛盾”没有,“小纠纷”不断

几个世纪以来,捷克族最大的宿敌便是德意志族人。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建立后,苏台德德意志人随即割据自立,对抗中央。不过,随着二战末期民族交换政策的执行,捷克用粗暴的方式,将数百万德意志人驱逐,由此使持续数百年的民族宿怨得到了变相缓解。此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构成更加单一化。捷、斯两族本就同出一脉,而其他民族人口较少,影响力有限。这样一来,国内民族间的“大矛盾”基本消失。

不过,“大矛盾”没有,“小纠纷”却不断出现。原来,捷、斯两族虽同文同种,但在历史上分多合少,相互之间已经产生了隔阂。二战之前,捷克政界的很多官员推行“大捷克主义”,他们将斯洛伐克人视为捷克人的分支,将斯洛伐克语视为捷克语的方言,企图将斯洛伐克人捷克化。当时,斯洛伐克人已经具备民族意识,而上述举措,自然引起了很多斯洛伐克人的不满。捷、斯两族间的小摩擦,由此不断产生。

02“小纠纷”积累,造成事实上的关系疏离

二战前,捷、斯两族在政治地位上不平等,在经济水平上更是存在极大差距。现实问题,自然会加大相互间的裂痕。于是,当希特勒觊觎捷克国土时,斯洛伐克族内的不少保守派人士,甚至愿意同纳粹德国合作,以对抗身居布拉格的官僚精英们。二战时期,捷克和斯洛伐克虽然都被纳入德国势力范围,但斯洛伐克却保留了相对更大的自主权,而捷克则沦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权力尽失。

二战结束后,捷、斯两族的“小纠纷”也没有明显减少。由于苏联执行“经济拉平”政策,捷克的大量资产被抽走,用以补贴相对落后的斯洛伐克。苏联和经互会实力强大时,各种弊端被掩盖了起来,这类政策尚能得到执行。但80年代后期,由于苏联影响力的衰落,捷克国内形势也发生逆转。彼时,捷克人将斯洛伐克视为“包袱”,而斯洛伐克人也表示“不愿意生活在捷克的阴影下”。长期积累的“小纠纷”,由此发生质变,导致了大问题。

03国家既失去靠山,又失去地缘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捷克斯洛伐克的生存,离不开大国支持。原来在一战结束时,协约国集团为了防止德国再度崛起,而在幕后支持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用以牵制德意志人和马扎尔人。此后,捷克斯洛伐克长期是英法的盟友。而在二战结束后,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又得到了苏联的支持,继而成为苏联的卫星国。由于捷、斯两族“小纠纷”不断,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粘合得并不牢固,正是由于各大国的支持,才得以存续。

苏东剧变后,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捷克斯洛伐克的地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由于苏联解体产生示范效应,很多国家内部的离心主义势力抬头,捷克斯洛伐克也遭受冲击。与此同时,由于苏联不复存在,捷共失去了背后靠山,难以东山再起。而对于西方国家而言,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自然不符合它们的战略利益。于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捷克和斯洛伐克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最终骤然崩解。

整体来说,二战后的捷克斯洛伐克,虽然不存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但仍旧存在小的摩擦纠纷。小的摩擦纠纷在不断积累后演变成大的问题,而苏联解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又导致这类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捷克斯洛伐克最终只能选择“和平分家”。

参考资料:《东欧剧变的经验和教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