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开发区贯彻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加快人才引培力度,全力打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人才环境,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多渠道引才

坚持推进创新创业要素加速集聚,增强对人才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多渠道对高端人才来区创新创业进行催化。依托蒙东博士创业园,以高端引领、要素集聚、技术创新为目标,加快集聚高端人才。开通“博士直通车”引才绿色通道,加快引进掌握关键技术到市内各类企业、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创新的博士研究生以及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各行业领域急需紧缺的博士研究生,最终打造成人才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活跃的高层次人才综合体。目前已完成“人才河畔”街区硬件设施建设,完成蒙东博士创业园区一层多功能智慧展厅和三层“云智慧党建+”多功能区域建设,逐步巩固和提升蒙东博士创业园、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质量,已完成入驻企业办公场所装修工作等。园区现已入驻9家企业,涉及软件开发、景观规划、医疗健康、铝材料、非遗培训、机器人研发、蒙医蒙药、生物科技等领域,入驻人员中博士共计13人,硕士共计19人,本科生共计54人。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汇聚国内外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为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持。创新建立院士会商厅,与戴景瑞院士、陈建平院士等多个国内外知名院士团队签订共商协议,借高端智库提升人才建设水平,以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为技术核心,联合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开发区乃至通辽市发展出谋划策,带动开发区科技发展,带动产业升级。辖区企业共授权专利132项、科技成果奖励46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级和自治区星创天地3家、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众创空间2家、自治区级和市级孵化器3家、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3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被评为“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先进园区”和“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其专业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孵化培育模式,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开辟了“成长专线”,最大程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大力引进急需紧缺型高层次人才。自2018年至今共发布人才引进公告6次,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12人,实际引进92人,其中高层次人才引进33人,镇街人才引进30人,教育系统引进紧缺急需教师29人。全年引进人员专业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工学、医学、法学、理学、医学、文学及教育学等领域。

构建科技研发平台主体化育才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现代蒙中医药、现代物流物联、绿色有机生物、蒙元文旅创意五大产业链条发展需求全力打造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围绕效益最大化挖掘人才潜力。通过对“五大产业”人才进行排兵布阵,整合产业人才优势资源,通过“领军人才+特色项目”“专业团队+产业发展”“创业人才+孵化企业”等模式,有针对性引进产业策划、管理、营销等项目团队38个、各类产业链人才204人,培育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个人类李国方、王斌、邢界红等;李国方的3#恩德炉煤气化技术改造创新人才团队和王秀兰的蒙药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2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类;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个;通辽市全产业链人才集成式引进工程项目1个。落实人才科技资金91520元,落实“草原英才”资金226万元,切实助力企业、人才创新创业。在“云智慧党建+”平合增设智慧人才库模块,建立指挥人才调度服务中心,整合开发区现有人才库资源,实现产业链人才资源实时、快速、精确查找。

构建暖心服务平台多元化留才

落实政策资金兑现,整合开发区人才集聚计划等激励政策,修改《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贯彻落实《通辽市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为人才引进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落实事业编制,积极落实引进人才待遇,按时共计发放人才补贴47.8万元,其中发放生活补贴16.8万元、租房补贴26万元以及购房补贴5万元。坚持党管人才,打造“党建+人才+服务”工作模式,实施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优秀人才机制。当好服务人才的“店小二”,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提高各项配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加大人才工作资金投入力度。坚持待遇留人,通过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人才安居政策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安居保障,做到后顾无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