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清零謝幕,8000億壞賬還未除,又披上了"金融科技"的外衣?

曾幾何時,P2P平臺風光無限,5000多家網貸機構進行着"資本的狂歡"。如今這場"鬧劇"終於結束了,P2P平臺遭徹底清零,在歷史舞臺之上謝幕。但是一切真的都結束了嗎?800億的壞賬還未除,因P2P受害者更是不計其數,然而這一切卻沒有人"買單",一地雞毛的P2P平臺已經是大衆聞之喪膽的"代名詞"。善後工作已經呈現了無法完結的勢頭,但真正讓人恐慌的,也許纔剛剛到來。

P2P的興衰史,有人歡喜有人憂

P2P平臺始於2007年,目的是爲了使借款人與出借人通過P2P平臺完成借貸關係的交易。打着"創新"噱頭的P2P在提倡"金融行業創新"的風口之上走得如魚得水,不可否認,超低的借貸門檻以及便捷的方式都是它的優勢所在。到了2015年,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其開始了野蠻生長,資本也強勢進場,帶來的是動輒數千萬乃至上億的投資,一年之間竟誕生了3335家P2P平臺,P2P平臺也就成了行業之中的"香餑餑"。

盛極則衰,"林子大了就什麼鳥都有",一些傳統的線下騙局也看中了這一"暴利行業"蜂擁而至,這也成了P2P最終衰落的導火索。不斷地暴雷引起了監管力度的加大,P2P平臺也迎來了"滅頂之災",從2016年開始,P2P就開始陷入了嚴峻的整治之中,539家P2P平臺在2018年被查處,在今年這個巔峯之時近5000家的P2P走向了末日,從29家再到6家直至最後清零歷時不到半年,從此再無P2P。

當然,一路走來有人歡喜有人憂,在這場"龐氏騙局"當中的獲利者也不在少數。首先就是各個平臺的老闆與高管,無數投資人的錢"砸"向這一行業,造就了無數的百萬富翁,到"暴雷聲"來臨之時,非法吸金入獄的高管們比比皆是,攜帶大量資產跑路國外的老闆也不在少數。同時還有不少的"擼貸一族"也是拿着出借人的錢過着肆意的生活,那憂的又是誰呢?

晚期入局的投資人血本無歸,無數出借人的本金歸還都遙遙無期,就更別妄談利息了。有人說這是咎由自取,誠然,有一定的成分,但他們也是受害者,投資理財本都沒有錯,更不應當把過錯放在他們身上。好在我們還有政府,無奈的是這個"坑"實在太大。

8000億壞賬還未除,就忙着披上"金融科技"的外衣?

如今已經進入了善後階段,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截止今年6月還有出借人的8000多億元沒有收回,這項工作是何其的艱難。目前這項工作只能由公安系統處理,但是面對的卻是很多的難題,借款人沒有能力償還、時間太過於長等問題都讓這項工作陷入停滯。

P2P雖然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一切好像都沒有結束,因爲大量的平臺已經在尋找新的出路。據瞭解,目前很多平臺已經走向了轉型之路,有進入電商的,也有往小貸、助貸、消費金融方向謀求出路的。轉型並沒有錯,而真正引起筆者注意的則是往金融科技的轉型。

在今年的10月份,網貸"祖師爺"拍拍貸就已經切除了P2P業務,搖身一變成了金融科技公司,在今年的11月10日,嘉銀金科旗下的你我貸就已經徹底清零貸餘額,而嘉銀也已經完全轉型成了金融科技公司,就連昔日網貸一哥陸金所都已經明確了金融科技的定位在紐交所上了市。

除此之外,其它領域的大佬們也在紛紛佈局金融科技"賽道",京東數科、螞蟻金服、360數科都是如此。在我們日益"膨脹"的超前消費慾望面前,金融科技又會不會成爲一個全新的行業"風口"呢?也許我們能從螞蟻上市被叫停一事中窺得一二。讀者朋友們,你們對於P2P一事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