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化學分拆電池業務的計劃塵埃落定。12月1日,LG化學全資子公司LG新能源正式成立,新公司旨在提供多元化能源解決方案,主營業務包括車用電池、儲能系統(ESS),以及用於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小型電池。顯然,LG新能源自LG化學分拆,與其說是追求多元化,不如說是讓LG新能源更加專注地追求在鋰電池領域增長,而LG化學則轉身深耕石化業務。

長期以來,LG化學既是全球電池行業的領軍企業,也是韓國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企業。“兩條腿走路”的LG化學遇到不少問題。

衆所周知,石油化工行業是一個高投入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然而,由於在全球的電池業務迅猛擴張,LG化學一直處於產能擴張模式,這爲公司帶來的高達8萬億韓元的淨債務,其債務對權益比率已超過100%。另外,LG化學在電動汽車電池業務有150萬億韓元的積壓訂單,每年需要花費約3萬億韓元用於設施擴建。由於公司資金有限,公司無法集中投資石油化學等其他領域,這導致業務部門間的投資不均衡,財務結構和業務競爭力均可能出現惡化。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新能源行業獲得發展新機遇,截至今年9月,LG化學電池業務累計銷售額爲8.2278萬億韓元,與去年全年銷售額的8.3502萬億韓元持平。這一成績可稱斐然。LG化學發現,其動力電池業務終於迎來結構性盈利局面,分拆的良機就此到來,當即決定分拆電池業務。

分拆後,LG化學和LG新能源至少有三大利好。其一,LG化學和LG新能源可以各自釐清業務分野,有助於保證LG化學的石化項目投資;其二,作爲獨立子公司,LG新能源可以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以吸引更多資金來擴大其電池生產能力;其三,對於在疫情下發展迅猛的電池行業,更加充足的資金可以保證公司搶灘新興市場,爲公司進一步擴張打下基礎。實際上,LG新能源成立後的第一個議題就是IPO。韓國市場人士預測,鑑於需立即準備資金投資建廠等,新公司最快將於明年下半年推進IPO。LG化學曾表示,爲保證其絕對持股率,未來對LG新能源的持股率將維持在70%至80%,而剩餘股份已經迅速得到買家青睞。特斯拉已公開尋求收購LG新能源至多10%的股份。(元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