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读史似乎有一种莫名的情怀,喜欢用数字串联历史事件和人物,诸如春秋五霸、曹操五子良将、刘备五虎将等等,虽然这些说法更多的存在于民间读史之中,仍然可以看出中国人读史喜欢用数字串联的情怀,即便历史事件之间并不会有太大的联系或客观存在,人们仍然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去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归纳。

今天我们要说的同样跟数字有关,也是来自于民间读史的常见说法,蒋介石的五虎上将。这是一种常见于通俗民国历史题材的读物之中,虽然历史上并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这种说法,但是就如同柯林武德所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而论,历史研究者对于过去的历史,在自我内心有新的加工感悟,由此展现出来的历史说法各不相同。

历史上更多的把五虎将归结为刘备的五虎将,而事实上即便《三国志》也没有五虎将的这种说法,五虎将的说法目前更多的证据是形成于民间,包括蒋介石的五虎上将说法也同样是如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副所长周溯源曾经出版过一本书《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他甚至将五虎上将贴上了“封号”,干将陈诚、忠将顾祝同、福将刘峙、飞将蒋鼎文、虎将卫立煌。

可以肯定的是五虎上将的说法绝不是周溯源最早使用和提出,至于他写的这本书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由于这本书的出现,蒋介石的五虎上将说法在网上被广为传播,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五个人确实是可以关注和研究。

首先是干将陈诚,他是蒋介石最认可的将领,也经常对其委以重任,陈诚在蒋介石前期树立势力范围的多次事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诸如北伐战争、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在蒋介石的军队里陈诚担任的职位是参谋总长,可见其战略思维对蒋介石势力的重要性,虽然在国内战争中蒋介石节节败退,但是陈诚忠心耿耿,跟随蒋介石退守台湾。

而忠将顾祝同,之所以忠是因为蒋介石对他的知遇之恩,顾祝同一生的升迁轨迹几乎都离不开蒋介石的推荐和任命,因此对蒋介石的感情不同于他人,由此被称为忠将。1949年退守台湾以后他更是尽心尽力为蒋介石出谋划策,后来更是身体力行跑到大陆西南地区组织动乱,虽然意义不大,但是足见他对蒋介石的忠心,是坚实的拥护者。

第三位是福将刘峙,被称为福将是因刘峙多次帮助蒋介石化险为夷,这种说法据说最早出现在北伐战争时期,可能刘峙确实有些好运,不过刘峙在解放军眼里就是一个逃跑将军,因为在淮海战役里他的行为致使国民党全军覆没,福将之风不在。1949年他逃到东南亚,虽然在1954年回到台湾,但是并不被看重。

第四位是飞将蒋鼎文,他之所以有这个称号是因为他的作战方式迅捷而灵变,战略方式经常出其不意,所以颇为蒋介石喜欢,但是蒋鼎文却十分贪财,导致抗日战争后期豫湘桂战役大溃败,被蒋介石打入冷宫。

第五位则是虎将卫立煌,可以说是这五位里硬实力最强的,他的战争事迹已经耳熟能详,卫立煌在大陆的评价颇高,因为他在解放战争中,故意推脱不愿参加,即便被派到了东北,卫立煌仍然心有不甘,随后到香港养老,在建国以后被邀请回国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病逝于1960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