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威力巨大的洲際導彈是美俄等軍事大國的重要標誌之一。當前,面對愈發嚴峻的外部威脅,俄羅斯出於提升自身核打擊實力的戰略目的,不斷在洲際導彈研製層面取得突破,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人們固有思維中,俄羅斯武器以笨重粗壯而著稱,比如今天介紹的“薩爾馬特”RS-28重型洲際導彈就是上述特徵的最好詮釋。據悉,爲取代原有的“撒旦”洲際導彈,俄羅斯於2009年研發了“薩爾馬特”,其長度高達35米,彈體重達10噸,擁有1.7萬公里的有效打擊射程,能夠威懾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由於具備消滅類似法國體量國家的能力,因此“薩爾馬特”被譽爲導彈系列中的最強致命裝備。

從戰略手段來說,該導彈立足突破美軍現有反導系統爲目標,擁有強大的作戰實力。基於此,俄軍對其制導模式進行創新,凸顯多種制導聯合並用特徵,同時搭載了誘餌彈等干擾武器,能夠一次對數個目標實施連續打擊,讓各類反導系統喪失應有威力。

從燃料配置上看,“薩爾馬特”採用了具備更大載彈性能的液體燃料,但也暴露出必須固定發射的弊端性,而且它還不能在發射時立即起飛,由此讓對手有了更足的攻擊時間。上述燃料問題間接反應出俄軍在固體燃料發動機研製領域的缺陷。目前來看,俄羅斯也曾在類似“白楊”、SS-24洲際導彈等導彈中嘗試使用固體燃料,但由於各種原因而無法在“薩爾馬特”導彈上成型。

隨着此前多次測試的成功開展,俄軍計劃於明年列裝“薩爾馬特”。據瞭解,由於自身經濟實力下降顯著,俄羅斯不得不將軍事發展重點放在“薩爾馬特”等高端武器領域。可以預見的是,該導彈如果正式服役的話,將是美國人的災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