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今年,我市把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列入市政府爲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目前,三項工程正紮實有序推進,成效顯著。

12月6日新聞視頻

“粵菜師傅”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近年來重點推進的工作,其以“小切口”推動了服務“大變化”、解決了就業“大問題”、滿足了民生“大需求”、促進了產業“大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截止目前,全市共開展“粵菜師傅”各層次技能培訓2065人次,完成市定目標任務的206.5%,帶動3020名勞動者技能就業創業,爲我市落實“六穩”“六保”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負責人 神三強:很多鄉廚通過系統的培訓,掌握了一定的烹飪技能、技藝、技巧,然後回去很多人,都有意去開一個農家樂,那就可以解決他們就業,收入各方面的問題。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克服疫情對職業培訓工作的不利影響,結合實施“廣東技工”工程,大力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截止目前,我市已培訓“廣東技工”1.62萬人次,完成市定目標任務的124.6%,全市職業資格證書獲證6449人。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張建國: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組織了400多家企業進行適崗培訓,培訓人次達到45300多人。同時根據國家和省裏要求,對“以工代訓”工作進行補貼。目前有246家企業申請補貼,涉及30000多人,補貼金額達1.66億元。

我市大力開展家政服務培訓,積極推進家政服務平臺建設。今年以來,全市完成各類家政服務培訓4953人次,佔市定目標任務的123.8%,帶動9537名勞動者技能就業創業。接下來,我市將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家政服務項目培訓,持續深入打造“韶關保姆”“丹霞月嫂”品牌;同時大力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本臺記者報道編輯:張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