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败开车,开车败喝酒......骑摩托车、电动车泥么头盔戴起来,扣好,败只担在头上,风大点呢吹掉哎,种保护你啊颗脑壳......”近年来,红河州农村地区常听到“大喇叭”传来类似最“接地气”的交通安全宣传。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道路修的越来越好,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大量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机动车进入农家,给农民日常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大部分交通参与者法律意识和交通意识淡薄,农用车、三轮车载人、无牌无证上路、驾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农村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

为深入推进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扎实开展秋冬季交通安全整治“百日会战”,进一步强化农村地区交通安全警示,深化“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红河交警利用“农村大喇叭”,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建立支队农村交通安全广播发布中心,“大喇叭”覆盖全县各乡镇、村委会和自然村;州、县、乡、村四级发布平台,实现移动电话广播、文字短信转换、语音广播、上级优先广播等功能,广播发布中心一个广播员即可对全州范围内所有前端同步广播,宣传交通违法、事故案例、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升农村群众安全意识。

红河交警选拔有群众工作经验、语言沟通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好的民(辅)警或村干部,组建“农村大喇叭”播报员队伍,充分发挥“大喇叭”广播站(室)覆盖广、靶向准的播报优势,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宣讲,定期对播报员队伍组织培训,提高播报员业务能力和宣传水平,丰富播报语言形式,定期更新播报内容,不断增加吸引力、提升宣传效果。

村民马师傅有30余年驾龄,家里有小轿车、摩托车。“我以前开车从不系安全带,觉得勒得不舒服。这几年总听‘大喇叭’里说不系安全带的话遇到事故会伤得更重,现在我上车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系安全带。‘大喇叭’总是在我们早晨出门干活前和傍晚干活回家后广播,一次听一两句,听多了,知道的知识也就多了。”

村民李大妈说:“我一个老太太不会开车,以前也不关心交通安全,可是总听‘大喇叭’里说如果喝醉酒开车被抓住会被判刑。我女婿有车,他在城里上班,听不到‘大喇叭’,我就把我听到的告诉他,跟他说喝了酒不能开车。”

大喇叭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以符合农村的实际交通情况作为宣传内容,以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大喇叭”广播作为载体,以多元化的语言、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播报,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村头院落、田间地头,“乡音”回荡中,有效增强了广大农村群众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他们的交通事故预防能力,得到农民朋友的广泛认可,使文明交通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