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賨人客(蜀山笔侠)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大家好,我是賨人客,很高兴分享文章给大家。今天咱们来说说一句三国名言: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这话的意思很表面,就是如果郭嘉不死,就没诸葛亮什么事儿了。

事实也很巧:郭嘉死的第二年,就爆发了著名的

赤壁大战

,而诸葛亮的成名战刚好就是赤壁之战。所以,很多人就想到了郭嘉,如果郭嘉不死,诸葛亮还会在此战大放异彩吗?

于是,有人便道出了这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前情就介绍到这里,接下来说说我对这句话的看法。

1、先说郭嘉

有人老是拿郭嘉的政治地位来贬低郭嘉,其实这是两码事儿。郭嘉的政治地位虽不怎么高,但军事地位在曹营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以曹操的军事能力来看,在三国没有几个能出其右,郭嘉便是其中一个。所以曹操很喜欢带郭嘉打仗,每次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总喜欢参考郭嘉的意见。而郭嘉呢?总能提出让曹操眼前一亮的看法,这就是郭嘉高人一筹的地方,也是曹操最看中的地方。官渡和征辽东、乌桓之战,郭嘉大放异彩。

然而,天不假年,在赤壁之战以前,郭嘉就死了,如果郭嘉能参加赤壁之战,曹操的战略或许改变,还真不一定会失败。

2、再来看赤壁之战

把赤壁之战看作一次大战役或许没有问题,但把它当作曹操的一次大失败或许值得商榷。

我这样说不是标新立异,我有我的理解。

曹操南下荆州前,荆州和曹魏是对立的,双方还发生了多次军事摩擦。让曹操意想不到的是:荆州十多万水陆军队一下子就投降了。幸福来得太突然,让曹操一时不知该怎么消化。

你别看这些军队是投降了,但他们从上到下的指挥权都还掌握在荆州人手里,说不好就是个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倒戈一击。

于是曹操打赤壁之战主要靠的还是自己带来的北方军,荆州军只是炮灰,能起点作用更好,起不了作用全部消耗也不错。后来

忽必烈

征日也是如此,拿大批的南宋水军当炮灰,能开疆拓土更好,开不了,就自生自灭,免得浪费粮食和难以管理。

事实也是如此,荆州被强行撕成两半,以刘琮为代表的投降派,和以刘锜为代表的抗战派。荆州军人心不稳,和刘锜(刘备)打,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不打,曹操又在那里拿鞭子抽,所以仗打得很别扭,很多人都在观望,到底哪一方更有王者之相。

到最后,曹操带着一群人心不稳的反骨仔去吓唬孙刘,结果步子跨大了一点,反倒扯着自己的那个了。

果不其然,荆州军树倒猢狲散,投降了一半(修饰词,不代表具体数量),所幸死了一半,不然又不知道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而曹操的主力部队却损伤不大,不然后来曹仁拿什么悍守江陵,大战孙刘联军,将周瑜射成重伤?

要说曹操失败,是因为他没借好荆州投降这个势,一举将荆州平稳吸收,进而进发江东,掌控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中下部分。反而把一手好牌打成烂牌,最终将荆州撕成3份,自己只拿了一小份。这是曹操战略上的问题,而不是赤壁之战一场战役的问题。

3、再来说诸葛亮

看到这里,似乎都和诸葛亮没有什么关系,他最多做了一个出色的外交官,诸葛亮的价值到后期才真正体现出来。

所以,郭嘉不死,诸葛亮似乎真没有出头的机会了,因为,刘备或许都出不了头了。

好了,这是笔侠的分析,不对的地方请多指教。

下次再聊……

如果您喜欢作者的文章和风格,不要忘了点赞,谢谢!

本文作者《賨人客》,号“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