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记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干脆利落,虽然身为一名女同志,却不怕累、不怕脏,在扶贫工作中和男人一样吃苦耐劳,为和谐村的整体脱贫作出了贡献。”这是普定县补郎乡和谐村村支书沈守刚对我诚恳的评价,也让我倍感欣慰两年来的驻村工作得到了肯定。

疫情防控期间,吴丹(左二)在村口卡点认真值守,做好防疫工作

2018年3月,受安顺日报社党委委派,我到普定县补郎乡和谐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启了我人生中最负责任感、使命感的驻村工作。

进村后,我首先扎下身子摸清民情,走村串寨访清民意,与村民群众拉家常、倾心交谈,把和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2户644人的情况熟记在心,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接下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安顺日报社驻村工作组夜间走访村民

“真心办实事、耐心讲政策、尽心助群众”这是我在驻村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的准则。

我到村里第一次组织群众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危房改造”对象。一开始,群众不理解,甚至有个别群众恶言相对。尽管有委屈,但我仍然认真聆听群众的需求,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政策,为他们分析原因和当前趋势,赢得了在场群众的认可与赞同。

吴丹(中)与包保干部一起打扫入组路

当得知刚回村里的九旬老人王瑞珍,无安全住房,我立即与村支两委了解实际情况,并向乡里给王瑞珍老人申请了“危房改造”,为其新建住房;外出打工的村民陈文党夫妻因工厂关闭,回到村里,我与包保干部一起积极联系普定工业园、浙江、青岛等务工地,帮助其夫妻早日重返工作岗位;建档立卡户张权刚出生的孩子患了双肾积水,我与村支两委为其募捐,并与乡医保办积极对接,帮助其住院费用得到及时解决。

驻村两年半来,而村民们常这样熟络地说“弄不清楚的,就去找吴娘娘”。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引路人,用心服务群众,为村民们实实在在谋福利,村民们越来越信任我,成了和谐村村民的“吴娘娘”。

吴丹(左)入户向村民核实信息

和谐村位于补郎乡东南部,属于一类贫困村。针对和谐村经济基础薄弱,村集体收入不高的状况,我与村支两委商定,重点发展肉兔养殖,使和谐村产业从“无”到“有”, 目前共养殖种兔3200只,发展韭黄种植100亩,养蜂60箱。通过产业帮扶政策的落实,提高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又增强了他们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动力。

安顺日报社驻村工作组为建档立卡户送去御寒物资

遇到难以克服的问题时,我会及时向单位党委反映情况,每次都得到了党委的大力支持。通过单位协调,申请到10万元经费,用于和谐村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文化广场,美化村容村貌,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协调10吨化肥,为缺乏生产资金的农户进行免费发放,解决生产困难;当农产品滞销时,我一方面与单位配合向贫困户收购蔬菜、家禽及禽蛋等庭院经济产品,另一方面利用宣传平台为农产品免费宣传,既为贫困户解决了农副产品销售难题,又让出售产品的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2019年12月,和谐村已摘掉“贫困”帽,192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全村476户1880人收入大幅度提高 ,在那一刻,我心中充满高兴和感慨,高兴的是如期完成党委、政府交给我的任务;感慨的是,在我与村支两委共同努力下,和谐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群众的生活好起来了。

吴丹(右二)入组为村民宣传政策

如今,和谐村实施了通组路硬化、机耕道、文化广场、太阳能路灯、人畜饮水、危房改造等多个项目,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9年,我被评为安顺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0年11月,我结束驻村生活,说起我驻村以来的最大收获,便是看到群众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和脸上满意的笑容。(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