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太原塢城中路與學府街交叉口的省建校小區,是一個有着近40年曆史的老小區,經過今年5個月的靚化改造,這裏從“裏子”到“面子”都煥然一新,小區居民感慨說,“咱們小區是逆生長!”、變化可是摸得着,看得見。

山西省建校宿舍小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建成的老舊小區,現有住戶293戶。由於經歷了近40年的風雨,無論是景觀還是功能,小區都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居民的需求。陳先生是1號樓的住戶,5個月前他家樓下還是小平房、磚頭路,但隨着小區改造的完工,現在映入眼簾的是平坦的柏油路、規整的停車位和有序的小區環境。

小區居民 陳雪雲:以前我們的路,就是水泥六方磚鋪的路,汽車一走一壓,尤其下雨天一壓,磚就翻了。

在改造中,殘破的磚頭路被柏油路取代,新修的雨水管道讓居民下雨天出行也不再是難題。不僅如此,原先樓前堆放雜物的小平房也被拆除,換成了整齊的停車位。

小區居民 陳雪雲:改造了以後停車也方便了,以前就是亂停,隨便停,萬一有個消防火災,消防車絕對是進不來的。現在肯定好了,最起碼畫上這個車位,回來誰家是誰家,再有什麼消防隱患,消防車暢通無阻。

對小區環境變化同樣深有感觸的萬先生則告訴記者,以前小區裏不光地上亂,就連空中都是盤根錯節的“蜘蛛網”。

小區居民 萬先生:不是一根兩根,都是幾十根的電線,每個樓都有,亂七八糟。

通過這次改造,強弱電全部落地,樓體外立面清清爽爽,同時院子裏還裝上了嶄新的路燈。居民們都說這回改造讓小區的“面子”實現了“逆生長”。而事實上,實現“逆生長”的不僅僅是“面子”,“裏子”的變化也讓大家讚不絕口。外牆保溫、窗戶修復、單元防盜門、電錶箱改造、監控設施完善,30多項改造內容,讓居住環境來了個大翻新。

小區居民 陳雪雲:你看現在這個溫度,家裏面23度,現在這個溫度挺舒服,穿個這襯衣就行,這回就是老舊小區改造,給我們帶來的溫暖。

小區居民 萬先生:原來老小區的時候,我們的電線都是用的鋁線,這次改造以後,入戶線就變了,都改成了6平方毫米的銅線,一般的家用電器設備,都已經完全可以安安全全地使用了,整個改造,我們都沒有出一分錢,都是政府包下來的。

其實,省建校宿舍的改造,只是小店區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縮影。幾個月來,小店區通過改觀小區面貌、改善房屋功能、改造基礎設施結合改優居住環境,使老舊小區的建築體系,整體得到了更新,服務設施也得到了系統性增強,人居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中建交通太原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負責人 隋坤:我們目前改造已經完成了90%左右,50個小區目前已經完成了43個,剩餘的7個小區預計在春節之前,全部改造完成。明年還有二期的改造要繼續啓動,繼續把這個事情做得更好。(記者 藥童 晉揚)

來源/太原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