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這份工作一直都是父母眼中的“鐵飯碗”,若是誰家的孩子考上了公務員。親戚朋友都會投來很羨慕的眼光。在我大學畢業那年,我父母也同樣建議我考公務員,但那時候的我年輕氣盛,認爲公務員的工作太過枯燥,一輩子過着一眼望到頭的生活,而我對於父母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所以拖着行李就直接去了上海。

在上海打拼的這幾年真的很辛苦,一個人在深夜裏搬了無數次家。薪資從最初的三千奮鬥了三年到了現在的一萬。即使是這樣,我在上海生活得依然很辛苦。房租每個月三千,還僅僅是和別人合租的單間。要說幸福感真的談不上,北上廣普遍人情味兒淡薄,對於外地人想要在上海紮根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從來都沒有歸屬感。

但我這個人天生個性要強,認爲自己在外面沒有混出個人樣。是堅決不會回去的。事實上,我在上海呆了三年,除了存款有幾萬,其餘啥都沒剩下。在第三年,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只能跟父母說,想回家。父母很開心,提前就早早地把我的房間收拾出來了,回到家接連找了好幾份工作,但不是工資太低就是看不到前景。無奈之下只能聽從父母的建議考公務員。

我的家鄉是在一個小縣城,小縣城的工作機會少。仔細想想父母也說得很對,在小縣城,公務員相對於其它職業的確是一份不錯的工作。工作穩定,而且很少加班。當作了考公務員這個決定之後,我就安心在家備考。考了兩次,終於上岸了。

當我終於不用在早高峯去幾個小時地鐵,爲做一個方案而熬夜加班幾天,可以按時上下班,週末可以雙休的時候,我感嘆這樣的日子真的很適合我。雖然薪資不高,但憑我的學歷和能力在縣城也根本找不到多好的工作。

很多人不明白,爲何名校生畢業後很少會考公務員,但普通大學生卻很喫香。我是在社會遭受了三年毒打之後,才意識到這個道理的。

對於名校生來說,他們本身有學歷有能力,有更好的發展和前途。比如像我國華爲,百度,阿里這類著名企業每年畢業時都會到985,211名校進行招生。企業給出的薪資很高,各項福利待遇都很不錯,並不比公務員的待遇差。他們有更好的選擇,可以在更大的平臺發揮自己的能力,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因爲他們有足夠的條件和優勢。而對於普通本科生或者專科生來說,僅僅是學歷並不佔優勢,想要進有實力的企業,連學歷的門檻都不達標。所以上升空間很小,各方面的侷限也不大。只能進一些初創型的小公司,不僅壓力大,薪資還低。所以相對而言,對於普通大學生,選擇走公務員這條道路,則更適合。體制內工作競爭相對來說小很多。

就算是985名校的學生想要考公務員,不一定只通過國考、省考的方式,也可以利用定向招聘的方式去報考,比如定向選調生,其實選調生就是每年各個省市的黨委組織部門都會去各個高校選擇一批本科或者以上學歷的學生去基層工作,這批被選中的學生,是作爲黨政幹部的後備人選。

這種方式面對的羣體只有重點大學的學生。因爲參加的人數少,面對的羣體也很少。所以上岸幾率更大,有些追求穩定的生活的名校生,他們可能一畢業就直接進入體制內了。

另外,在重點大學裏,每年的保研名額都很大。只要你成績優異,基本上都能順利拿到保研名額。不少優秀的同學,在大二就已經被保研了,對於他們來說,有更多比公務員好的職位可選擇。

大多數名校生之所以不選擇公務員職位,主要就是由於以上這幾個原因。至於作爲普通大學生到底應不應該考公務員,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因爲我們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所以選擇自然會不一樣。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就行。另外要弄明白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自己追求穩定安逸的生活,那麼就可以選擇公務員,如果自己想要追求更有激情,每天都鬥志昂揚的生活,那可以選擇創業。這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決定。

人生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很重要,有的人在小學就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那麼這類人無疑是聰明果敢的,人生也會少走很多彎路。而有的人呢?在大學畢業正式踏入社會還沒弄清楚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如果你也是這種情況,那麼我們未來在選擇人生道路時會非常麻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