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們,父母把孩子的成長教育都看得非常重要。父母努力工作,就是爲了能夠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可以保障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父母們寧願自己受苦些,也不願意讓孩子受苦。會盡自己最大的可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

儘管如此,但是因爲各個家庭經濟情況的不同,在孩子身上也能很明顯地看出家境之間的差異。老師作爲學生在學校的第一負責人,每一位學生的性格以及家庭狀況經過長期的接觸老師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的。對學生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在後期教育中也能夠給孩子更好的知識上的指導和性格的引導。

而作爲資深的教育從業者,因爲與孩子們相處接觸的時間長,對學生的性格家境看得很透徹。孩子的家境如何?老師可以直接從以下這幾個特徵中看出來。

1、孩子的性格表現

家庭教育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即使未來我們長大成人。年少時的烙印也會深深地烙在骨子裏,很難在改變。一般來說,出生在經濟條件優越家庭的孩子性格很自信,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談吐說話都代表着極度的自信,有什麼都會直接表達,不會畏畏縮縮太在意他人的看法,會比較在意自己的看法。

而家境較爲貧困的孩子普遍比較自卑,缺乏自信。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敢勇敢地去追求。不能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看法。之前在班級裏有一個小女孩,性格很內向。平時學習很努力有上進心,但成績一直都不是特別優異,在班上屬於中等偏上的那種。其他同學在下課的時候都會在一起聊天,或者激烈的討論問題。只有她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有時候看書,有時候發呆,平時基本上都是獨來獨往,也很少會和同學們接觸。大多數能看到他的時候,他基本上都是一個人。

後來經過了解才知道,他從小父母離異,母親拋下他出走後再也沒了聯繫。父親在他9歲的那年又重組了家庭,自己跟着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父母基本上對他不聞不問,生活費也都是靠年邁的爺爺奶奶賣點農作物辛苦賺來的。只要週末有空,她都會在家幫着爺爺奶奶幹些農活。因爲父母很早就離婚了,家裏也窮,小時候沒少被其它人欺負。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影響下,所以這個孩子性格內向的原因也就很清楚了。的確,一生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家庭教育。

2、對金錢的看重程度

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對金錢不是很看重,因爲他們從小就不缺喫不缺穿。物質方面一直都能得到滿足。並沒有對金錢操過太多心。所以在重視學習之外,更重視自己的愛好。但是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因爲從小就很缺錢,所以即使長大了也很看重金錢,對金錢的渴望程度很高。會更加努力地想要去追求創造好的物質生活。平時在生活中也非常節約,懂得“一粥一飯”、“一絲一線”來之不易的道理。很少會有大手大腳亂花錢的習慣。在買東西的時候不會太隨意,更多的是考慮東西的實用價值,而不是考慮這個東西我喜不喜歡。

3、家庭條件差的孩子一般專注力則會弱一些

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孩子的專注力其實還與家庭條件有關係。往往家庭條件越好的孩子,專注力越強。相反家庭條件差的孩子,專注力則會弱一些。這是爲什麼呢?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從小就有自己的房間,自己可以在小房間裏看書寫字,不會被人打擾。但是如果是家庭條件較差的孩子,小時候是沒有屬於自己房間的。甚至如果父母是在街頭賣炸串,自己還會在父母旁邊寫作業。常常被來的客人打斷,所以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專注力很難會很集中。

其實不同家庭成長的孩子,性格都各有千秋。有的孩子性格剛毅,而有的孩子呢?性格內向。若是家庭條件不好,也沒必要覺得對孩子有所虧欠。自己捨不得花錢也要傾盡所有讓孩子享受到”富二代“一樣的奢侈生活,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很難體會到父母賺錢的不容易,反而容易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什麼樣的家庭匹配孩子什麼樣的生活,腳踏實地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才是父母要做的。無論家庭情況如何,都不要刻意的去打擊孩子,適當的鼓勵孩子,誇誇孩子,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有些孩子即使出生貧困,仍然不卑不亢,這與家庭氛圍有很大的關聯。我相信父母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升家庭條件。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