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報《等深線》記者 李超 天津、北京報道

一個曾被視作裝備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領域的國家級示範項目,如今命運前途未卜。這個“皇冠上的明珠”,便是燃氣輪機。當下,這個市場被通用電氣、西門子、三菱三家企業壟斷。

現在,中國正試圖打破這種壟斷。作爲研究成果市場化運營的成果之一,某型自主知識產權燃氣輪機在天津落地。這個項目的運營方是航空動力(北京)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航動”),這是一家民營資本佔大股的公司,而華能等中央企業以有限合夥投資的形式,參與到該公司中,這一切的起點,均在於燃氣輪機。

落地天津的項目,是在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鋼管公司”)。根據協議,北京航動投資建設國產燃氣輪機天然氣分佈式能源項目,爲天津鋼管公司提供熱能源,用以替代原有的燃煤鍋爐,同時,北京航動同步解決天津鋼管公司管理居民區的“三供一業”的供暖問題。2019年,北京航動將這一項目申請成爲國家首批燃氣輪機示範項目,並獲得國家發改委的示範批准。

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在“十三五”期間全面啓動實施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專項,旨在突破“兩機”,爲此,有關部門亦設立了“兩機重大專項”。而北京航動與天津鋼管公司的燃氣輪機合作項目,經國家發改委批准後,即成爲了兩機重大專項的示範項目之一。

然而,這一項目天津鋼管公司在北京航動承接供暖後,在履行能源接收時出現分歧,目前導致項目停滯。而除了北京航動之外,還有另外三家央企,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華能集團旗下的產業基金投資平臺以及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投資平臺,也被牽涉其中。

這個“兩機”重大專項的示範性項目之一,前途命運幾何?

落戶天津

燃氣輪機天然氣分佈式能源項目落地天津鋼管公司的起點,大致可以追溯到2016年,那一年,天津推行“美麗天津一號工程”。這一“工程”附帶了多項環保指標,按照這些指標的要求,相應環保政策也進行配套,具體到工業企業層面,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一些傳統能源設備需要替換。天津鋼鐵公司的燃煤鍋爐,就位列其中。

《等深線》(ID:depthpaper)記者瞭解到,天津鋼管公司按照環保政策需要替代的燃煤鍋爐爲3臺,按照環保政策要求,這3臺燃煤鍋爐在2017年必須予以關停。而這3臺燃煤鍋爐,一方面保障着天津鋼管公司日常開展生產的能源供應,同時也承擔着天津鋼管公司原生活區的採暖季供暖需求。

瞭解情況的人士告訴《等深線》記者,通過東麗區政府的引薦,北京航動開始與天津鋼管公司就能源供應商談投資合作事宜,其具體方式,就是由北京航動投資建設國產燃氣輪機天然氣分佈式能源項目,爲天津鋼管公司提供熱能源,用以替代原有的燃煤鍋爐,同時,北京航動同步解決天津鋼管公司管理居民區的“三供一業”的供暖問題。

北京航動現在是一家民營企業佔大股的企業。北京赫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赫遠”)、北京潤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潤淵”)分別持有北京航動74.69%、22.31%的股權,穿透之後,北京赫遠、北京潤淵的股東是六位自然人股東。同時,華能資本、雲南能投、華能國際電力、長城嘉信資管、華能投資管理、天津華景節能等,通過寧波梅山保稅港區華景華仁清潔能源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持有北京航動3%的股權。北京航動在天津投資控股的平臺公司天津航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國投高新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國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持有天津航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4.29%的股權。

“北京航動最初的團隊是在中航工業集團推動燃氣輪機海外項目的落地工作,回國之後成立了北京航動,通過和中國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發”)合作,專門從事能源領域自主知識產權燃氣輪機的市場化應用,提供的是天然氣分佈式能源綜合解決方案。”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與天津鋼管公司敲定合作之後,經過調查,天津鋼管公司指定公司能源部與北京航動對接,提供用能缺口數據爲夏季15t/h,冬季40~55t/h。北京航動基於此,委託設計院進行了項目可行性研究設計,確定了建設方案。

“項目投產首先解決了天津鋼管公司的環保壓力,協助天津鋼管公司完成了1575萬元環保補貼的申請工作;保障了天津鋼管公司產區的生產用熱問題,使得天津鋼管公司能夠在冬季正常生產、正常檢修,避免了停產停工造成的損失;更重要的還是實現了向其生活區正常供暖,解決了其生活區的民生問題。”北京航動董事長馬楠表示。

糾紛開始

然而,一切卻並未能夠平靜順利地發展下去。在附帶的居民供暖問題方面,北京航動和天津鋼管公司產生了糾紛。這似乎是後來糾紛的起源所在。

馬楠告訴記者:“居民供暖是天津鋼管公司和我們合作的附加條件,我們負責出錢建設,而且供暖責任單位並不是我們,當時建設居民供熱配套成本是6000多萬元,天津鋼管公司不給我們錢,而是在合同里約定採購蒸汽量,以保障我們的權益。供暖本身是不掙錢的,況且是我們除燃機機組外額外投入資金,這對於我們來講是負擔。我們主要靠燃機給天津鋼管公司供蒸汽收回成本以及盈利,如果天津鋼管公司不給我們保證用蒸汽的量,這個項目就無法使用燃機,我們就肯定不會做這個項目。”

記者瞭解到,近日,天津鋼管公司當時負責與北京航動對接的管理層對於上述承諾用氣量不低於多少的說法,表示了認可。2019年隨着燃機項目投建運行,北京航動將該項目申請成爲國家首批燃氣輪機示範項目,並獲得國家發改委的示範批准。

然而,事情並不能繼續一帆風順地發展下去。北京航動相關人士表示,由於自身經營問題的原因,天津鋼管公司雖然作出了最低蒸汽收購量承諾,但2017年採暖季天津鋼管公司蒸汽用量並沒有達到協議要求的最低用量,除工業用蒸汽沒達到協議要求外,2017年天津鋼管公司還拖欠北京航動供暖費,最高時達1000多萬元。出於對天津鋼管公司當時經營狀況的理解,北京航動自籌資金解決採暖燃氣採購,完成了當年民生供暖任務。

2018年,項目實施不久,天津鋼管公司受渤海鋼鐵影響面臨困境,生產經營處於半停產狀態。北京航動、華能集團開發公司與中國航發燃氣輪機有限公司基於該項目簽訂關於發展航改型燃氣輪機的戰略合作協議。

華能景順羅斯基金在向上海電氣致《關於懇請協助解決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能源合同履行問題的函》中提到,華能景順羅斯基金出面先後介紹瑞士銀行、四源合基金以及上海電氣探討重組天津鋼管公司,直至2019年11月,最終由上海電氣完成對天津鋼管公司的重組。

隨着上海電氣完成對天津鋼管公司的重組,2019年5月雙方簽訂了包括合作協議和補充協議在內的主體變更協議,由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繼續執行供能協議。但是,事情並未如願。

2020年7月15日,華能旗下景順羅斯基金公司向重組天津鋼管公司的上海電氣發出函件。函件稱:“在上海電氣順利完成對天津鋼管公司重組後,天津鋼管公司不僅未按約定的保底量收購蒸汽,還自行新建餘熱回收設施,進一步削減向北京航動採購蒸汽的量。”

“根據和天津鋼管公司的能源協議,2017年應採購4.4萬噸,實際一噸未採購;2018年應採購24萬噸,實際採購2萬噸;2019年應採購28萬噸,實際採購6萬噸;2020年至今應採購19萬噸,實際採購3萬噸。合計爲:應採購76萬噸,實際採購12萬噸,差付費用達1.7億元。由於巨大的違約金額,將我們徹底陷入現金流動性枯竭,不得不折價出售供暖資產,保全燃機示範項目。”北京航動的一名員工稱。

“由於天津鋼管公司拖欠天津市電網公司電費8億元。導致分佈式能源項目併網申請被拒絕,無法完成併網批覆工作,致使燃機示範項目進展嚴重滯後。”他說。

記者獲得天津鋼管公司能源環保部生產科出具的一份《公司蒸汽平衡分析》顯示,2018年~2019年,天津鋼管公司非採暖季的用汽總量爲55~70t/h,採暖季用汽總量爲80~90t/h。

“他們使用蒸汽的量遠高於我們的保底量,現在他們不採購保底蒸汽,想讓我們把蒸汽轉化成電,再購買我們的電,這根本就不符合國家天然氣分佈式能源政策,也不是項目建設的初衷。”北京航動有關人員稱,“燃氣輪機聯合循環發電能源綜合利用率根本達不到80%,而且經濟上運行一小時就賠一小時錢。”北京航動股東華能景順羅斯基金也致函上海電氣協商解決方案,但是至今沒有回信。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電氣重組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過程中,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主要生產企業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剝離,上海電氣成爲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原本看中上海電氣管理能力,但據多次和重組後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有過業務往來的知情人士介紹,該公司的實際管理團隊是浙江的一家民營企業青山實業。

北京航動方面反映,天津鋼管公司還拖欠北京航動“三供一業”改造資金800多萬元(近期因爲農民工上訪給了200多萬元)。“這是國家給撥付的改造費用,他們說是用作別處了,沒錢給。”北京航動相關人員稱。

履約爭議

對於北京航動保底量使用項目蒸汽的說法,現任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直言:“我們不承認收購蒸汽保底量這個說法,反而這個項目是提供兩方面的供應:首先是北京航動二次發電後的蒸汽給我們,現在他們沒有二次發電,蒸汽用不了;其次是北京航動同意將發電供給我們公司,但是到現在北京航動也沒有安裝發電機組,發的電也沒有併網。對於蒸汽使用量問題在補充協議中有過約定,如果不能使用約定的蒸汽,將等量的蒸汽轉化爲電能進行收購。”

2018年經雙方協商簽訂了《蒸汽價格補充協議書》約定:保底量爲夏季蒸汽使用量不低於15t/h(月均量),冬季蒸汽使用量不低於55t/h。若天津鋼管公司無法按上述保底量使用蒸汽,則應全部收購北京航動等量蒸汽轉發的電能,電價按《天然氣分佈式能源項目合作協議書》約定執行。

上述負責人也直言,即便是按北京航動方面提出的保底量收購蒸汽,北京航動在這個項目上也是略微虧損的,而虧損的原因是他們的可研報告有問題。

不過也有天津鋼管公司相關權威人士表示,當時的確有蒸汽最低使用量這個說法。

而對於上述負責人的說法,北京航動方面給出了不同的意見:“當時真實的情況是:基於2017~2018年天津鋼管公司經營十分困難,大幅度減產,可能因爲不定期停產而不需要蒸汽,當時我們基於友好合作的態度也考慮到他們的這個困難,所以就同意了他們的蒸汽用量間歇性達不到保底量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蒸汽轉化成電供應給他們。當時雙方約定得很清楚,這個前提是他們全部的蒸汽用量小於保底量時才適用,這是針對天津鋼管公司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的約定,不是常態。我們投資的時候就要求他們在蒸汽用量上做保底,這個從一開始就是雙方洽談的基礎,一直是沒有異議的。但現在實際是天津鋼管公司一直正常生產,蒸汽用量也遠高於我們協議里約定的保底量,這讓我們十分心寒。”

科研影響

瞭解情況的人士告訴《等深線》記者,在天津鋼管廠項目上落地的機組,實際上是一臺“科研機”。所謂“科研機”,換句話說,在天津鋼管廠項目上落地的機組,除去商用,還有收集運行數據、實驗應用技術、優化操作程序等方面的作用,這些數據和應用結果,對這一國家級專項示範項目以及機組的後續研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天津鋼管公司天然氣分佈式能源項目所使用的某型號自主知識產權燃氣輪機是我國十幾年研究的成果。”參與該項目科研的一位專家向記者表示,“它承擔着通過運行,使該型號燃氣輪機的可靠性、維修性和保障性得到檢驗和完善,積累使用、維護和修理經驗,改進完善綜合保障體系,提升自主保障能力,技術成熟度更上一級。”他說。

記者瞭解到,之所以國家將燃氣輪機列入“重大專項”,是因爲燃氣輪機技術在艦船動力等領域,有着重要的應用前景。對於中國高端、大型裝備製造業產品的性能提升,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燃氣輪機技術研發的應用、完善和積累,對整體裝備製造業的水平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包括中航發在內的三家央企及其下屬投資基金才相繼介入這個項目。

參與研究的專業人士對於天津鋼管廠項目的現狀十分焦慮。該人士表示,燃氣輪機如果無法正常運行,會帶來無法完成預定試驗目標的影響,使得整體科研進度脫節,還會帶來一定的能源浪費。爲了項目科研各方投入的資金、材料等,也面臨無法收回的境地。

這個示範項目的命運,最終將會如何,到現在恐怕還沒有答案。

(編輯:郝成 校對:顏京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