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渡民歌

大理州彌渡縣

2011年5月23日,彌渡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145 。

彌渡民歌是指流傳於雲南省彌渡縣境內的漢族和少數民族民歌。 清嘉慶初年《滇系》所記“山歌九章”有力地證明了彌渡民歌的悠久歷史。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着《小河淌水》、《十大姐》、《繡荷包》、《彌渡山歌》等一批彌渡傳統民歌、改編民歌在國內外廣爲傳播,“彌渡民歌”作爲一個音樂名稱逐漸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成爲我國知名度很高的民歌品類。

彌渡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真實反映了人民羣衆的生產生活和思想情感,以民族分類可分爲漢族民歌和少數民族民歌兩類,以音樂體裁則分爲山歌、小調、舞蹈歌、風俗歌等類型,曲調極爲豐富,旋律婉轉悠揚。

彌渡民歌以師傳、家傳、自學爲傳承形式。隨着社會發展和老一輩民間歌手相繼去世,彌渡民歌的傳承出現了斷層,面臨着極大的生存危機。爲此,彌渡縣委、縣政府已經提出“藉助‘小河淌水’品牌,建設花燈文化名縣”的文化發展思路,修建“小河淌水”意境區、對歌場,編輯出版《彌渡花燈民歌》中小學鄉土教材,發行原生態《彌渡民歌選輯》DVD,《彌渡行》VCD,舉辦民歌對唱大賽等活動,爲彌渡民歌的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納西族白沙細樂

📍 麗江市古城區黃山鎮長水村

2011年5月23日,納西族白沙細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152。

納西族白沙細樂又名“崩時細哩”、“別時細梨”、“別時謝禮”,是納西先民創制的一部器樂、聲樂及舞蹈相結合的古典音樂套曲。流傳於麗江市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納西族的先民受東漢“白狼獻詩”影響,“俗好飲酒歌舞”(唐《蠻書》),後逐漸成爲一個能歌善舞、富有音樂天賦而充滿哲思的民族。

白沙細樂的歷史淵源原有兩說,一說“元氏遺音,靡靡切切,酸楚動人,相傳世祖臨別所贈,故名別時謝禮”;二說爲納西族民間憑弔戰爭亡靈之樂。

說法各異,暫無確考。據已故納西族著名老藝人和錫典有據可考的傳承譜牒,至少在兩百年前麗江已盛行此樂,所表現的是生離死別、懷戀繾綣的感情。

目前,在麗江範圍內能演奏白沙細樂的傳人已越來越少,麗江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爲弘揚白沙細樂做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定《納西族民間音樂保護和管理辦法》等,成立了行業協會和傳習館,專門將黃山鎮長水村作爲其保護點,並命名和凜毅爲傳承人,提供相應條件讓他收徒授藝。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子鶴

📍 紅河州紅河縣

2006年5月20日,哈尼族多聲部民歌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30。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歷史悠久,它主要流傳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以普春村爲中心的數個哈尼族村落中。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包括了歌頌勞動、讚美愛情、謳歌山野田園美景等方面的內容。

演唱方式分爲有樂器伴奏和無樂器伴奏人聲幫腔兩種。哈尼族多聲部民歌的演唱場合多樣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可以是其的表演空間。伴奏樂器均由民間歌手自己製作,三絃、小二胡只在普春村使用。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中凝聚着哈尼族的音樂智慧和才能,展現出哈尼族獨特的演唱天賦。有關專家已採錄到8個聲部的原生形態哈尼族多聲部民歌,這極爲罕見,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是中華民族音樂的瑰寶,已引起國內外音樂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它是研究哈尼族文化及其民族性格和審美觀念的重要資料。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深藏哀牢山系腹地,其傳承完全依賴民間歌手,儘管它已引起音樂界、人類學界專家的廣泛關注,但長期沒有得到有組織、有計劃的保護,具有多聲部音樂綜合素質的傳承人日益減少,這一寶貴的民間音樂形式正處於失傳的邊緣。

編輯丨大銘

聲明丨版權歸原作所有

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