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路軍的三個師中,115師名氣是最大的,因爲其最開始就是由紅軍第一方面軍和第七十四師等部編成,師長林彪,可謂嫡系中的嫡系。抗戰以來中國軍隊主動尋殲日軍的首個大捷平型關戰役就是由115師打的。

最開始115師只是下轄了343旅、344旅及獨立團,共計1.5萬餘人,不過擴充速度非常快,先後挺近晉西南及山東地區,開闢抗日根據地。

在1940年10月時,115師進行了一次整編,將主力部隊整編爲教導第1旅至教導第6旅,這六個旅的旅長都是赫赫有名的人,只是沒想到一人做了叛徒漢奸,爲人不齒。

教導第1旅前身主體就是115師蘇魯豫支隊,旅長是彭明治

彭明治1905年出生於湖南常寧,曾進入黃埔軍校學習,1925年入黨,此後跟隨葉挺征戰多年,參加過東征、北伐、南昌起義,1930年加入紅軍,在長征之前已經擔任紅1師參謀長。

抗戰爆發後,彭明治先是擔任685團參謀長,參加平型關戰鬥後,因爲表現突出改任爲團長。

不久又改編爲八路軍蘇魯豫支隊南下支援新四軍,彭明治擔任一把手後,軍事才能被完美髮揮,部隊由2700多人迅速擴編到了1萬多人,並且在一年的時間內殲滅日僞軍1.2萬人左右。

雖然彭明治很牛,但是在1948年之前都是擔任的旅長,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成立,彭明治直接被任命爲兵團副司令,這也算是質的飛躍了。

後來參加了平津、宜昌、衡寶等戰役,爲我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5年彭明治被授予中將軍銜。

教導第2旅由獨立支隊第1團、魯南支隊、蘇魯支隊等部改編而成,旅長是曾國華

曾國華1910出生於廣東五華,他參加過北伐戰爭,原先是在國民革命軍第52師當兵,紅軍1931年8月在江西東固殲滅了第52師,曾國華由此投向光明,並於次年入黨,後來跟隨紅一方面軍長征。

抗戰爆發後先擔任了685團2營營長,在平型關戰鬥中2營是先頭部隊,因爲作戰勇猛得到重視而步步升遷,抗戰結束時已是山東軍區第三師副師長,在解放戰爭中最高擔任了四野十三兵團參謀長,兵團級別。

1955年曾國華被授予中將軍銜。

教導第3旅由343旅旅部、運河支隊和獨立支隊等部改編而成,旅長是楊勇

楊勇1913年出生於湖南瀏陽,1927年入團,跟隨瀏陽農軍攻打長沙,失敗後返鄉。1930年轉入黨並參加紅軍,後來跟隨紅一方面軍長征。

抗戰爆發後,楊勇先擔任343旅686團政委兼副團長,率部參加平型關戰鬥,完成了攻堅任務,他還因此受了傷,傷愈後就升任補充團團長。因爲表現出色,主席對他非常欣賞,不但誇他是員猛將,還說他文武雙全。

因爲有能力,有領導賞識,楊勇的職務也就一直升高,後來的解放戰爭中擔任過二野第5兵團司令員,這是相當高的等級了,要知道解放軍自己的部隊一共就16個兵團!

後來楊勇還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是第四任且在職時間最長的志願軍司令員。

1955年楊勇被授予上將軍銜。

教導第4旅主要由黃河支隊改編而成,旅長是鄧克明

鄧克明1906年出生於湖南安化,他先是在國民革命軍第36軍當兵,1930年率領一個班起義加入紅軍,同年入黨,後來跟隨紅一方面軍長征。

抗戰爆發後,鄧克明先擔任686團3營營長。教導4旅一直都在湖西地區發展,在鄧克明的帶領下殲滅日僞軍500多人。

鄧克明有個很鮮明的作戰特點——喜歡親上前線,所以多次負傷,有很長時間在療養,因此在解放戰爭中只擔任了師長。

1955年鄧克明被授予少將軍銜。

教導第5旅主要由東進支隊改編而成,旅長是梁興初

梁興初江西吉安出生於江西吉安,1930年加入紅軍,同年入黨,後來在長征中還負責給主席去尋找報紙。他最出名的就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了,畢竟是38軍萬歲軍的軍長,第二次戰役中殲敵1.1萬,彭老總親筆寫下“38軍萬歲!”這份殊榮也是難得

1955年梁興初被授予中將軍銜。

教導第6旅是由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第6支隊一部與魯北支隊等部改編,旅長是邢仁甫

邢仁甫是大叛徒,1910年出生於河北鹽山,本來不但是教導6旅旅長還是冀魯邊軍區司令員,位高權重,但是權力大了之後,人也迅速腐化,不但公然娶小老婆,還排擠上面派來抓思想的老紅軍。

最後因爲要被調回延安學習,命令親信殺死了副司令員黃驊,事情暴露後先是投靠國民黨,後又投靠日本人。日本戰敗後又復投靠國民黨,成了天津軍統站一級少校組長、河北省第三專署專員兼保安司令。

天津解放後邢仁甫被捕,1950年9月被公審處決。

其實後來在1941年7月又新整編了一個教導第7旅,旅長是韓先楚,1913年出生於湖北紅安,四野的名將,抗美援朝中擔任過志願軍副司令員、第十九兵團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不過主要說的就是1940年整編的六個旅,所以最先最高的就是上將楊勇了。當然軍銜只是一個方面,他們爲祖國的解放事業都貢獻出了自己很大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