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上有些國家允許雙重國籍,不過我們中國是不承認的,這個無關好壞,只是國情不同。但是你知道麼,新中國的開國將校中,是存在過幾位雙重國籍的,這跟當時特定複雜的環境有關,那他們分別是誰呢?

開國上將葉飛是中國、菲律賓雙重國籍。

葉飛的父親葉蓀衛1900年左右孤身到達菲律賓,娶了當地人麥爾卡託小姐,1914年在菲律賓奎松省生下了葉飛,葉飛還有個菲律賓名字爲西思託·麥卡爾託·迪翁戈

一直到5歲前,葉飛都是在菲律賓生活,不過葉蓀衛在與麥爾卡託小姐結合時就許下承諾,必須讓頭兩個兒子回中國,葉飛就是第二個兒子,所以後來葉蓀衛遵守承諾將他送回福建。

葉飛回國後思想非常進步,1928年就已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福建積極展開革命運動,還因此被捕入獄,1932年轉入了黨。

後來中共福建省委遭到破壞,是葉飛重建了中共閩東特委,併成立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帶領當地軍民進行了三年的游擊戰爭。

抗戰戰爭爆發後,葉飛歷任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團長、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1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等職。

解放戰爭中最高還做到了三野第10兵團司令員,立下赫赫戰功,兵團級的高級指揮官,所以在1955年時被授予上將軍銜。

1975年,中國與菲律賓建交後,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訪華,周總理還直言:葉飛同志是中國的將軍,也是菲律賓的兒子。

開國少將洪水是中國、越南雙重國籍。

洪水出身于越南,原名武元博,在法國留學期間結識了胡志明,從此跟隨胡走上革命的道路,1924年來到中國發展,進入了黃埔軍校學習,與林彪是同期學員。

在老蔣反共之後洪水參加了廣州起義,失敗後去泰國繼續跟隨胡志明。不過1928年又被指派來華,輾轉之後加入了紅軍,此後一直支持以毛主席、朱德爲首的正確領導。

跟隨紅軍長征結束後,進入了紅軍大學第一科學習,與林彪、羅榮桓、羅瑞卿、劉亞樓、張愛萍、彭雪楓等38人是同學。

在1945年中國抗日大業即將完成之際,越南方面調回了一批越南籍同志,洪水就在此時回到越南。

回到越南後立刻得到重用,先是擔任越南南方抗戰委員會主席兼第五、第六兩個戰區司令員兼政委,後又是第四戰區司令員兼政委,可謂位高權重。

1948年越南方面首次授予軍銜,洪水以“阮山”這個名字被授少將,這是當時的最高軍銜,包括武元甲、朱文晉、文進勇、黃文泰、阮志清等高級將領都是少將。

後來因爲其中國背景遭人另類相待,1950年被迫回到中國,1955年時洪水也被授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少將。

可惜1956年他就被查出身患胃癌,於當年9月再回越南,10月21日就病逝了。

開國大校、後來的上將趙南起出生於朝鮮半島。

趙南起出生於出生於朝鮮半島忠清北道(今屬韓國),他爺爺趙東植是著名三一反日運動領導人,他在日寇的統治下度過了學生時代,1939年跟隨父親來到中國,此時的他已經13歲了。

在抗日戰爭結束後,不少朝鮮人回到了他們的家鄉,不過趙南起沒有走,反而是在吉林市參加瞭解放同盟,發動羣衆給部隊捐獻糧食。1947年入黨,因爲有着豐富的基層經驗,讓他迅速成爲一名優秀的年輕幹部。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趙南起隨首批志願軍部隊入朝,爲首長做翻譯,先後擔任民志願軍司令部情報處、作戰處參謀、後勤司令部參謀處參謀、運輸科副科長等職。

因爲多次給彭德懷做翻譯,接觸到不少朝鮮的高官,當時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主任樸憲永非常欣賞趙南起,多次提出要讓他留在朝鮮工作。

後來彭老總找到他詢問意願,他回答:彭總,我對在志司的工作很滿意。要是到朝鮮工作,各方面情況都不熟悉,困難很多。希望您批准我繼續留在志願軍,將來打完仗就回國。我不願意到朝鮮工作。

因此趙南起最終回到了中國,是最後一批迴國的志願軍戰士,後來還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因爲他有經驗有能力,職務也一直上升,到最後官至副國級!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88年9月又被授予上將軍銜。

開國大校、後來的少將徐介藩獲得過蘇聯國籍

徐介藩出生於中國安徽,1926年入黨,不過同年就前往了蘇聯,在蘇聯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1932年轉爲蘇聯共產黨員,1933年娶了一名蘇聯妻子。1936年加入了蘇聯國籍,後來還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獲得“保衛莫斯科獎章”和“衛國戰爭紀念章”。

一直到1948年3月纔回國,不過因爲他長期在蘇聯工作,熟悉俄語,所以是很好的翻譯媒介。東北解放後,徐介藩調任中長鐵路駐瀋陽辦事處副處長,兼任中共東北局直屬黨委委員、副書記。

新中國成立之後,徐介藩退出了蘇聯國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徐介藩也擔任過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辦公室主任兼翻譯。後來爲我國的裝甲工程做出巨大貢獻。

1955年徐介藩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爲少將軍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