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韓國公佈了一項專利文件顯示,三星向國家申請提交了一份能利用人身體產生能量的便攜式無線充電器。

專利大概的意思就是人體提供運動產生的熱量,佩戴這款可以充電的戒指就能把這些熱量轉化爲電能並且進行存儲,當用戶想要充電的時候手機靠近戒指就可以直接實現無線充電,這樣就能實現隨時隨地的充電效果

看到這裏,小編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科技的進步還是離不開糧食供給充足阿!

網友集體擔心安全問題,三星爆炸事件仍歷歷在目

曾經的三星手機爆炸事件仍然影響着國內消費者對於三星的信任程度,目前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僅佔整個中國市場不到1%的水平,與巔峯時期可以與諾基亞、蘋果肩並肩前行的樣子早就一落千丈,國內用戶越來越多偏向購買國產智能手機。

那麼問題來了,這項專利不得不讓用戶重新思考當年的爆炸問題。

當年的設計可以歸結於電池容量太大以及涉及缺陷導致的安全問題,手機雖然隨時隨地都需要攜帶,但不至於直接綁在人的身上,如果這款充電戒指問世之後,消費者很難不擔心它的安全問題,甚至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在手指上攜帶了“移動C4”?

電子產品在熱能轉化電能的時候會不會讓手指感覺異常發熱的問題,如果出現了消費者因此導致了手指損傷三星是否承擔得起責任?

甚至,更加直接的問題就是戒指如此小的體積能夠存儲多少電量,最終我們購買它的作用究竟是什麼,無線充電本身就有一定的損耗,它能爲手機帶來多少電量?

若技術足夠安全,爲何不先用在手環或者手錶上?

我們反過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儘管目前的智能手環和手錶都能夠達到足夠長的續航能力,但是與傳統的機械錶石英錶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少則類似於蘋果手錶一天充電一次,多則類似於華爲小米的一週左右就要充電一次,便捷性實際上都在大打折扣。

如果像三星的專利的一樣通過人體運動的熱量轉化成電能,那麼使用在手環或者手錶上豈不是可以做到永遠不需要充電,這對於整個智能佩戴設備行業完全就是大跨步的飛躍,我們可以將更多的功能和硬件都做到這些設備上去,反正不需要擔心電量問題。

這個時候如果只是把這樣的技術運用在所謂的“戒指”上豈不是有些大材小用?

三星的想法很不錯,但是可能又爲時過早

記得當年三星S4系列就開始支持眼球識別智能滾動技術,雖然相當的不成熟但是也給整個智能手機行業開創了先河,目前華爲的Mate40Pro系列也將成熟化的眼球識別智能滾動以及手勢操作重新拿回來使用,我們才發現三星原來對於未來的探索是如此的厲害。

我們看到過三星裝着巨大單反鏡頭的手機,很有可能在未來兩年的時間出現在模塊化的智能手機上,(國產廠商已開始製作可拆卸的後置鏡頭手機),我們看到過三星當年推出附帶投影效果的手機,未來很可能再次出現。

只是,三星衆多的想法都不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就如同當年摩托羅拉先玩起了指紋識別一樣,最後將他推向巔峯的依然是iPhone,我們只能祝三星能夠成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