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經常短距離通勤的用戶來說,電動車還是划算多了,用車成本、科技配置、不限號限行等等諸多優勢,再加上基礎建設的成熟,都讓不少消費者看上了純電動車型。對於動輒三四十萬的純電動,不少人還是更熱衷於入門級的產品,15萬級別中,車型的品牌、品質以及駕乘感都較爲均衡,本期,我們就爲大家推薦幾款適宜的產品。

廣汽新能源Aion S

補貼後售價:13.98-20.58萬元

續航里程:410/510公里

Aion S續航以及配置都較爲出色,入門級產品的配置表現也不算差,並且,該車的空間表現不俗,在15萬元這一級別中,Aion S還是非常值得購買的。

外觀方面,Aion S前中網採用了封閉式設計,前大燈造型犀利,中間鍍鉻飾條從logo向兩側發散,並於前大燈相連,兩側霧燈區採用了亮黑色飾條進行裝飾,營造出整車的運動感側面造型極爲動感,車身立柱採用了燻黑處理,尾燈組採用了貫穿式設計。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爲4768×1880×1530mm,軸距爲2750mm。

內飾極爲簡潔,中控採用了大面積的軟質材料覆蓋,貫穿式空調出風口以及鍍鉻飾條點綴提升了內飾整體格局,控屏與液晶顯示屏採用了並排設計,兩款顯示屏在空間的交錯提升了內飾的層次感。配置方面,AionS配備了L2級輔助駕駛系統,涵蓋了TJA交通擁堵輔助、ICA集成巡航輔助、APA自動泊車等功能。

動力配備上,Aion S採用了日本電產的三合一電驅系統,電池採用了寧德時代811三元鋰電池,容量爲58.8kWh。永磁同步電機的最大功率爲134kW,最大扭矩爲300Nm,百公里加速時間爲7.9s。

軒逸純電

補貼後售價:15.90-16.60萬元

續航里程:338公里

軒逸在家轎領域中口碑非常不錯,作爲日產聆風的套殼車,其三電系統表現非常不俗,不過續航里程稍顯尷尬,對於短距通勤的用戶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外觀方面,軒逸·純電前臉採用了V-Motion的設計語言,大面積的黑色塑料進氣格柵,搭配U型鍍鉻飾條,看起來很“軒逸”。其保險槓、霧燈造型與全新聆風頗爲相似,迴旋鏢式頭燈和日行燈也採用了LED光源。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爲4677×1760×1520mm,軸距爲2700mm,相比燃油版車型僅有細微變化。

內飾上,新車和燃油版軒逸區別不大,不過在一些細節方面還是和聆風比較接近,如儀表盤、方向盤、旋鈕式換擋機構等。不過內飾設計稍顯廉價,大量的硬質塑料也難以讓人聯想到質感二字。

動力方面,軒逸·純電搭載了一款最大功率爲109馬力,峯值扭矩爲254Nm的電動機,電池爲容量爲38kWh的三元鋰電池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達到338km。電池能量密度爲140Wh/kg。充電時間方面,該車可以支持50kW直流快充和6.6kW交流慢充兩種充電方式,在慢充充電條件下充電8個小時充滿,而快充條件下45分鐘即可充到電池電量的80%。

朗逸純電

指導價:14.89萬元

續航里程:278km

朗逸純電主打電池的安全性,續航里程在當前市場中明顯有些短,不過,大衆這一品牌號召力還是非常不錯的,並且,該車的價格也不算太高。

外觀方面,該車基於燃油版打造,前格柵採用了車身同色設計,內部鑲嵌有“e-Lavida”的標識。兩側前大燈更爲犀利,下包圍採用了貫穿式設計,環繞鍍鉻飾條進一步增添了前臉的精緻感。側面翼子板處搭載有品牌標識,多輻條輪轂更顯穩重大氣。

內飾與燃油版保持一致,中控採用了大面積鋼琴烤漆材質裝飾,大尺寸中控屏、TFT傳統儀表、功能方向盤等設計更顯年輕動感,座椅採用了皮質與織物搭配拼接設計。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一臺最大功率136馬力,最大扭矩290Nm的永磁同步電動機。電池容量爲37.2kWh,NEDC綜合續航里程爲278km。充電時間方面,快充模式下,將車輛電量從30%充至80%需25分鐘,慢充模式下,從0%充至100%需5.5小時。

結語:本期推薦的三款車型,品牌以及性價比表現非常不錯,自主產品配置更爲豐富,而合資品牌則更傾向於品牌號召力,總體來說,非常適合有短距通勤的用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