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有一位出身豪門的才女叫曹希蘊(1040——1115),字衝之,後遁入空門世人尊稱曹仙姑,祖籍石家莊寧晉延白村。宋徽宗詔封其“清虛文逸大師”、賜號“希元觀妙先生”。蘇東坡曾在《書曹希蘊詩》中說:“近世有婦人曹希蘊者,頗能詩,雖格韻不高,然時有巧語。嘗作《墨竹》詩云:記得小軒岑寂夜,月移疏影上東牆。此語甚工。”

曹希蘊,生於宋仁宗寶元三年(1040)二月二十七日。父親曹宗喆做過廣西欽州靈山縣主簿(從八品);母親姓石,是五代時後晉石敬瑭的後裔。她的先祖是北宋名臣曹利用,官至左僕射兼侍中。她的本家姑母是宋仁宗皇后一—慈聖光獻曹皇后。

真宗景德元年(1004),契丹南侵,真宗趙恆御駕親征,駐紮澶州。曹利用以閣門祗使、崇儀副使身份到契丹兵營議和,達成和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因爲這次和戎有功,宋真宗賜給曹氏家族在都城開封普惠坊府第。曹希蘊就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裏。她出生前也就是明道二年(1033),姑母被仁宗皇帝選入後宮。第二年冊立爲皇后,即聖光獻皇后。

顯赫世家使曹希蘊自幼得到良好的教育。十五歲,她已經遍覽古今書籍。曹希蘊喜歡作詩常將詩寫到屋瓦上。瓦上寫滿了她的詩作。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二十一歲的曹希蘊逃出豪門,登上了道教聖地少室山,決意皈依三清。曹希蘊隱居於少室山玉華峯,“棲神導氣者凡十餘年。惟恐一物累己,衣糧不齎,人自供給,有若神助。”

少室山有自然五穀甘果,神芝仙藥。周太子晉學道上仙,有千年資糧留于山中;下有石室,中有自然經書,自然飲食,與世無異。”這裏與世隔絕,是一個修仙學道的好地方。就這樣,曹希蘊在這裏練習了十多年,十幾年的修煉從沒有和家中聯繫。

爲了能皈依三清,她開始了遊歷四方。在遊歷的路途中,她爲人寫過詩歌,也寫過碑文,終於攢夠了受籙資金,她上了合皁山。合皁山位於江西省樟樹市東南,是武夷山的支脈。早在漢晉時期,道教靈寶派的始祖葛玄和他的孫子葛洪就在山中採藥煉丹,佈道行醫,這合皁山也就成爲道教第三十三洞天福地。在合皁山,她接受傳度,接受符籙,成爲道家靈寶派傳人。

曹希蘊雖名列仙班,卻放浪物外,舉止言行,隨心所欲。譭譽之聲不絕於耳,她卻不把這些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對世俗的冷嘲熱她以詩《風響》作答:“”玉懸絲掛碧空,宮商角羽任西東。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曹希蘊所寫《靈源大道歌》是一篇比較通俗的道家鍊金丹讀本,全篇共一百二十八句,運用自然的鋪敘,闡明自己的觀點,解說修道之術,更是道家推崇的著作。

晚年,曹希蘊回到了京城開封。她沒有入住曹氏府邸,而住在開封咸寧坊,一個僅僅容下她睡的地方,衣服也只是能避寒遮體而已,喫的更是簡單。她常寫詩去賣,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命怎樣的題目,曹希蘊能立刻寫出詩來,而且她的詩作用典貼切。如《新月》:“禁鼓初聞第一敲,乍看新月出林梢。誰家寶鑑新磨出,匣小參差蓋雖不交。”《桐江詩話》記載:“女郎曹希蘊,貨詩都下。有人以敲、梢、交爲韻,索賦《新月》詩,曹賦云云。”曹希蘊的名聲在京城大振,探訪她的人不斷,自然引起了蘇軾的關注,爲了一睹女道姑的學識和風采,蘇軾特意邀請了幾位文友前去拜訪曹希蘊。

蘇軾等人一見到曹希蘊,只見這位道姑一臉莊嚴肅穆,不由得又多了幾分敬重。蘇軾曾在《書曹希蘊詩》中說:“近世有婦人曹希蘊者,頗能詩,雖格韻不高,然時有巧語。嘗作《墨竹》詩云:記得小軒岑寂夜,月移疏影上東牆。此語甚工。”蘇軾對“記得小軒岑寂夜,月移疏影上東牆”這兩句的喜愛,更是化用在了自己的《定風波》中:“雨洗娟娟嫩葉光,風吹細細綠筠香。秀色亂侵書帙晚,簾卷,清陰微過酒尊涼。人畫竹身肥擁腫,何用?先生落筆勝蕭郎。記得小軒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東牆。”

宋徽宗也很喜歡道家。道士徐神翁向宋徽宗介紹了曹希蘊,宋徽宗召曹希蘊進宮,一經交談,徽宗異常驚訝:“她可不是一個簡單人物,是一位真仙人啊!她寫的那些文章詩歌只不過是閒餘時做的一些小事而已,她的思想、道家造詣,オ是我要學習的。”於是,下詔封曹希蘊爲“清虛文逸大師”。爲了隨時能與她交流,還給了她兩塊金牌,任憑她自由出入宮廷。

徽宗皇帝給她修建了房屋讓她入住,曹希蘊卻堅辭不受,只接受了幾間房屋,用來供奉三清,從早到晚焚香修煉,祈禱國君長壽。宋徽宗爲曹希蘊所住的地方賜名“寶籙堂”在寶籙堂一側蓋了“保慶泰寧宮”。這座宮觀即將落成時,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七月二十一日,一代オ女曹希蘊辭世,享年77歲。曹希蘊去世後,宋徽宗賜號“希元觀妙先生”。葬於開封縣新裏鄉。曹希蘊去世之後,宋徽宗“詔盡索其所作,貯於玉清和陽宮”。曹希蘊作品大都隨同宋室珍藏一起毀於“靖康之恥”的戰火,因而民間少有流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