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对于50、60后来说,是他们落叶归根的地方;对于70、80后来说,是大多数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守得住乡愁的精神寄托;对于90后、00后来说,是一种向往,“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向往和遐想。

一代人的乡村,一代人的变化,对乡村的理解和需求,各有不同。

在这个地球表面98%的面积上,分布着错落有致的各种村落。尤其,在中国,自然村落的“偏远、廉价、普遍”成为一种现象,烙上了“贫穷”的印迹。

截止,2020年底,仅有55万多行政村,238万自然村落。

“十三五”期间,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基本实现1亿人口的脱贫,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十四五”时期,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开始一场“乡村建设行动”。

这个行动的主战场,就在农村。

生活着六亿农民的村落里,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农民,喜欢什么样的变化?

开始“乡村建设行动”,一定要了解“乡村”再行动。不要乱动,乱动还不如不动!因为,乱动就是破坏乡村。

农村,一直是维系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城市发展的战略后院。

中国五千年文明哺育下的农村,随着时代变迁,正在经历“农业文明 > 工业文明 > 数字文明”的迭代转变,角色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本人认为,乡村建设,一定要搞懂“农村和乡村”的属性。

农村,具有一种“产业”属性,村落因农业生产而存在,“农耕文明”下的土气、粗糙、落后,抑制住了农村的发展,而且农产品的质量和溢价能力受限,包括““农林牧副渔”等。产业能够兴村,但是产业的发展,要从整个县域层面来考虑,单独的一个村落的产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只能做”品“类,一村一品等。

乡村,具有一种“人居”属性,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乡村的定位首先是生活区,然后才是生态、绿色、低碳性质的其它产业区,乡村为适应生活而发展。目前的现状,难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必须在人居环境的整治和新基建、配套服务上有更大的改善提升。以“人居”的视角看乡村,它是未来村落发展的希望和期待。

其实,从“农村到乡村”的视角转变,是几代人能够接受的一种现象。乡村不仅要靠产业发展,更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理念,需要与当地特色文化及多种业态融合,能以多种形式与载体呈现。

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村落发展规律,以历史的、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去考量、去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发展对策,引领“乡村建设行动”。

什么样的背景,提出“乡村建设行动”?

从民国时期开始,我国就开始了乡村建设探索和实践,当时的一些思想和做法影响深远。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会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

“十二五”期间,受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影响,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广东省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从2011年开始也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海南省也明确提出将以推进“美丽乡村”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

“十三五”期间,自党的“十八大”作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以来,农村地区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而且,国家还建立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考核评价和创优推介机制,不断提高试点项目管理水平和建成村的品牌价值与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各地又提出“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

今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

特别提到,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首次定调,充分展现了“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着力点,即在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性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上铆足劲、做足功,用好乡村建设空间,形成城乡大市场互补互促的国内大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同时,胡春华副总理强调“乡村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大跃进、一刀切,不能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推进村庄撤并。”

当今的农村,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明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增加,供给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巩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薄弱,农民增收速度放缓。尤其,缺的是“资金、人才、技术”,只要有合理的解决方案,能够把这三方面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乡村振兴才会成为现实,乡村建设行动,才会铺开落地。

说实话,要夯实基础,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发展国内大循环经济,就得靠乡村振兴主导下的“乡村建设行动”。

如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乡村建设,包括村庄规划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建设和农村人才建设等方面。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机统一起来,着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壮大乡村经济的体量,有了钱,一切都好办。

首先,要全面改善乡村硬件基础设施,增强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性,用整体性、一体化思维合理规划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其次,应按照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村容村貌,让广大农村地区的绿水青山更好造福百姓。

最后,还要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弥合城乡新基建鸿沟,着力发挥数字信息技术在农村释放的普惠效应和溢出效应,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并且,积极吸引返乡回乡入乡人才,解决好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问题,改变农村人才净外流状况。

未来的村里人,会是哪些群体?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富足,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享受够了城市的喧哗和热闹,而且生活环境更是乌烟瘴气,快节奏消废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多的人,喜欢上返璞归真的场景,青睐农村的淳朴厚重和生态环境,甚者有选择生活或栖居的想法。未来的村里人,会是这些人:

原住民:解决就业和增收问题,成为产业工人和高端服务人员;用人才观念培育新农民,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移民: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精英人士、城市文青等核心,作为生活第二居所;一是养生养老人群为核心,作为乡村养老首选地。

创客人群: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致力于创意农业、农业服务、乡村旅游等领域的创客人群;一是依托田园生态环境、低成本等优势,作为创新创业新平台。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

旅居人群:依托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田园度假等资源和功能项目,吸引城市消费人群回归田园生活,来乡村旅游、休闲、度假。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转变传统观念

在乡村建设的实践中,一定要转变传统的固有观念,要不束缚思维,难以突破,做事缩头缩脚,影响建设行动落地。农村要优化建设为乡村,必须转变六大观念:

空间认知上,完成从农村建设到乡村发展的转变;

文化把握上,完成从乡村文化到文化乡村的转变;

经济体系上,完成从农业经济到乡村经济的转变;

发展理念上,完成从消费乡村到乡村消费的转变;

治理模式上,完成从村民自治到精英共治的转变;

族群进化上,完成从走出乡村到走进乡村的转变。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建设,如何行动?

自然村落要成为乡村,就需要对资源重构,要素市场化。村落资源本来是无意而为之,时至今日,虽有特色,但是散落而弱小,也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怎样才能把这些散落的资源重新组合在一起,按照现在生活的需求,植入现代的元素,变成一个真正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新乡村。

这就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主导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乡村要振兴,就得找支点,来撬动几百万的自然村落现状。

本人看来,乡村要振兴,就得遵循市场化规律,才能开枝散叶,永续发展。不管是,文商旅项目,还是农商旅项目,甚至康养项目,都是一个很好的撬动支点。在地村落,寻找特点,包装提升成为卖点,创意建设为爆点,形成品牌;然后,靠品牌来带动产业(农林牧副渔)等,一二三产业融合来发展。

这里要特别强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重要性。尤其,闲置宅基地,是农民的最后退路。

目前,乡村空间规划相对缺位。只有,拼命守住“闲置宅基地”,统一集中起来,入股参与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中,共享收益。这样,才不会吃亏。同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最根本,得靠在集体建设用地上种“文商旅、农商旅、康养旅居、智慧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大项目。

农村没有集体建设用地,乡村振兴的任何项目都落不了地,乡村建设行动更无法开展。

从一定意义上讲,村集体建设用地,是农村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卖掉了村集体建设用地,就是卖掉了村庄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权利!

大多数自然村落,分布式遍布在祖国的山河大川各角落。目前,村落的现状,分三大类:1:城郊融合类村庄,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农村,跟城市发展的一模一样,分不清是城,还是村,但区位优势比较明显,而且潜力巨大;2:特色保护类村庄,古老的村庄,古建尤为珍贵,即便是残砖断瓦,也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务必保持外貌上的古风、古朴、古香、古色,整体风格保持一致,文化不能出现错乱感,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力求修旧如旧,避免大拆大建;3.搬迁撤并类村庄,这就是分布在山河大川的各个角落,过于分散,不利于统一建设农村基础配套设施的村落。

面对如此现状,如何重构乡村振兴的理想发展模型,增强乡村内生发展的韧性?

在实际的乡村建设行动中,要做到“四化”,即谋划、策划、规划、计划。而且,必须采取,跨界融合的策划、规划设计手法,来做一套跨界融合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单一、平庸的(农业规划、旅游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规划思路,难以适应,目前的现实和市场需求。导致,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在城乡融合化改造中呈现出规划模式化、功能简单化、特色模糊化、景观(面貌)单一化的规划结构。

乡村发展需要,一种跨界融合的“乡村定制化、产业规模化、旅居生态化,管理智慧化”的解决方案。

基建上:包括道路建设和公共交通、水电气通信宽带设施、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处理、乡村厕所建设等,得配套完善。

策划上:追求极致,瞄准优质、可塑性强的村落,寻找特点,包装提升成为卖点,颠覆的创意,建设为爆点,形成品牌,打造成独立的乡村“IP"。

规划上:保持乡村特色民俗风貌独立性差异化的前提下,国土空间规划、旅游规划、产业规划、组织规划、乡村治理体系规划,要同步进行,综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渗透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设计上:建筑设计,涉及整体空间、建筑布局和风格,将文化融入建筑,营造建筑风貌特色;也涉及建筑质量和工匠精神。环境风貌,不仅需要有创意的大地景观,将艺术融入乡村风貌建设,还要有土壤修复、水环境治理、生态景观营造等技术。要深入挖掘具有根植性的新乡土文化。

服务上:公共服务资源亟待向乡村社区基层“下沉”,加强乡村社区、学校、医疗、环保等功能设施建设,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管理上:在乡村社区、农产品营销推广、旅游服务等方面,可以运用数字技术提高销售、个性体验和运营水平。

人才上:乡村建设,成事在人。乡村建设行动,离不开社会参与,更离不开跨界融合的策划、规划设计人才和科技类人才等支撑。

落实以上几方面,才能让偏远、普遍、廉价的农村,实现乡村的振兴,落实乡村建设行动,构建新功能,打造新产业,形成具有内生韧性,能够应变未来的乡村发展模式。

乡村建设,要的不是大拆大建,做新如旧;需要保护性的建设,把现代化的科技和文旅手法融入进去,让暖实力驱动乡村的智慧感。

乡村建设行动可以有多种路径,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违背农业的特点,不能违背农民的意愿,不能违背乡村发展的规律。

如果简单排斥农民、破坏乡村形态,甚至发生诸如强制合村并居、农民被上楼等,必然影响农民幸福感,这是对乡村的破坏而非建设,也不是振兴乡村,而是折腾乡村。

乡村建设的目的是提升农民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因而要关注农民的多元需求。乡村建设只有尊重和依靠农民,文化才能传承,产业才能兴旺,治理才能有效。自然村落,才能开枝散叶,永续发展。

以后,资本、文化、艺术、景观、设计、建筑、传播等各种外部力量跨界融合,走进乡村。不变的,是一方环境、一个空间、一种生活、一辈人的情怀;会变的,将是一个数字文明时代下“乡村”的智慧化。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策划人 / 三农观察员 专注文旅、农旅、康养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关注“唯美乡村”微信公众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