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網貸騙局的新聞從未間斷,原以爲這類詐騙手段看多了大家自然會有所防備,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躲過了網貸平臺的坑,卻遇上“消除不良信用記錄”的騙局!

典型案例

2020年11月2日9時許,某地市民劉某到當地公安機關報警稱,自己被冒充的客服詐騙了。接警後經詢問得知:10月31日,劉某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購物平臺客服,告知劉某可以幫助其註銷在大學期間的不良購物記錄,想到自己曾經確實在該平臺購買過很多商品,劉某便相信了對方。

接着,假客服讓劉某添加了自己的QQ和假財務的QQ,通過QQ發送給劉某一張註銷大學生不良消費記錄信息的流程圖,劉某按照該流程圖進行操作,在微信微衆銀行裏提現了10000元到自己的銀行卡,然後假財務以清空金額爲由讓劉某將錢轉到其提供的銀行卡賬戶

在劉某向該賬戶轉賬9990元后,假客服又讓劉某下載了一個借款APP,借款了14000元,並轉入指定的銀行卡賬戶。完成轉賬後,假客服讓劉某等消息,一連幾天過去了,劉某一直未等到信息且無法聯繫上對方,意識到自己被詐騙了。

騙局揭祕

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擔心徵信被記錄污點會對往後個人貸款等信用行爲存在影響,急需消除不良信用記錄的心理,以可以消除銀行不良信用記錄爲藉口,騙取他人錢財;並通過獲取了受害人的身份信息、銀行卡信息,擊破受害人心理防線,放下心理戒備,進行精準詐騙。

警方提醒

1.個人徵信由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統一管理,無論是銀行還是個人都無權刪除和修改。凡是自稱貸款平臺客服,提供消除不良徵信記錄的電話都是詐騙。

2.如果已經貸款,只要按時還清貸款,就不會影響個人徵信,不會因爲額度等影響信用。

3.保管好個人信息,涉及到身份證號、驗證碼、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一律保密。

4.接到陌生電話,一定提高警惕。如果不幸被騙,保存相關材料,立即報警!

★審覈:杜鵑 / ★編輯:彭曉琴

來源:九江永修公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