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皓影中享受沉浸式的靜謐時光。

提到魔都,興許很多人冒出的第一個詞彙跟我想的一樣:精緻。在我們眼裏,精緻屬於上海這座城市,當然也更適合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

魔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精緻相關。我有個朋友是地道的“展迷”,她的週末時間都浸泡在五花八門的展會上。我記得她跟我說過:每一次看展,都是在生活的皓影中享受沉浸式的靜謐時光。

那天我們約着一起下午茶,她又分享了最新參加的一期展會:AArt展

說起AArt展,它在2012年誕生於上海,是中國內地最早的酒店型藝術博覽會,當年首屆展覽是在大名鼎鼎的上海花園飯店舉辦。

創立之初,團隊就是想以上海城市爲名,依託酒店爲載體,將藝術品與家居環境融爲一體的展覽模式打造出行業的特色。AArt首字母“A”寓意“人生第一件藝術品”,或“每個家庭都要有一件藝術品”。

坦白講,AArt展並不是一個十分大衆的展會,它的定位是優雅精緻,小而美。之前AArt展的內部人員這樣說過,我們是更接地氣的藝術博覽會類型,不強調博物館級別的展陳,酒店客房就是一個家居環境,AArt想打造的是體驗式的觀展模式。

朋友告訴我,今年是第九屆,往年的每一屆都很精彩,但在她看來,每一年都有翻出新花樣,與精緻的上海融合的越來越好。

一次性逛幾十家畫廊,這是怎樣一種體驗?

她說,今年這屆展會更像是藝術與魔都生活的對話,有很多有趣和精緻的藝術品在。

衡山路十二號華邑酒店的客房被佈置成展間,位於同一樓層的客房被21個畫廊、10個城市創新秀、2個藝術禮物和7個特展包圍。

從走廊的一頭看另一頭,猶如身處藝術組成的“盜夢空間”。

展間裏有與歐雅壁紙的合作,歐雅壁紙將廢棄的壁紙做成各種裝置藝術布展;與雅瑩集團合作,很多藝術收藏品原作以及根據原作開發的藝術衍生品,想表達的是品牌與藝術結合的無限可能。

給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與元祖食品的合作,“這波跨界真的來的猝不及防。”說到這裏,她忍不住感慨。AArt團隊通過對元祖包裝禮盒的再創作,用藝術化的手法改變觀衆對元祖食品的固有印象。它作爲創作材料融入企業的IP形象,打造了一個充滿童趣的裝置藝術空間。

在選取的品牌上,AArt也頗爲講究,要不這一屆怎麼能定義爲“滬上精緻新美學”的主題呢?

回到展會繞不開的話題,過去AArt展主打高貴不貴的藝術作品,價位以5萬元以下爲主的參展作品,也不乏幾千元的入門級別作品。隨着時間的積澱,今年AArt展中的作品既有符合新手買家的幾千至幾萬的藝術品,也不乏資深藏家入手的幾十甚至上百萬的高單價作品。

最大的彩蛋是今年還有梵高、達利、倫勃朗、柯羅、畢卡索等大師的原作小作品參展,具體最終的交易記錄我們沒有再去考究。

總之,類似AArt這樣的本土展會釋放了更多的機遇。比如,今年有多家上海展商首次以參與者的身份進駐,上海潤識藝術、G59畫廊、知美居、反空間、南希畫廊、築玉文化等。

他們的作品會讓你覺得藝術並非都是“高嶺之花”。他們中有人用施華洛世奇拼出老虎、有人用金箔作畫、有人用3D打印尼龍材質的雕塑、還有人用紙打造“雕塑”……

“你知道奧羅拉嗎?”朋友問我,我一臉疑惑地看着她,“他這次的絲巾作品特別有意思,有一款28色的浮世繪風絲巾,可能是我們見過的顏色最多的絲巾。”朋友還補充道:“你看,如果你們去大西北的沙漠旅遊,帶着它,絕對是最亮眼的遊客了。”

藝術與生活的對話,是AArt展的精髓。看上去有些“凡爾賽”,但實際又特別接地氣。

寫在最後

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如果藝術能反哺生活,那不是再好不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