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受此传家宝,遗与儿孙似昔人。——宋·吕陶

近年来随着鉴宝节目的火热,人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传家宝。在一次节目中就有一位男子,带着一个玉扳指上台鉴定,专家看完之后,连忙劝他上交,说这是国宝,不允许私自保存。对此男子却不屑一顾,反问道:“你知不知道我是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公元1912年,溥仪退位,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清王朝迎来了覆灭。但是与历代更替的王朝不同,清朝的皇室后裔不但没有被清算,反而受到了优待。溥仪依旧在紫禁城中当自己的小皇帝,而皇室子弟更是布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些皇室子弟虽然不再是当初的贝勒王爷,但是依旧过得潇洒,原因就是祖上传下来的宅子和宝贝。比如著名的恭亲王府,原本也是皇室子弟的个人财产,后来才卖给了辅仁大学,最后成为国家所有。这些八旗子弟过惯了奢侈的生活,一点没有了朝廷给的资金,就开始变卖家产和宝物,这也导致了很多文物流落民间和遗失海外。

而男子手上带着的扳指,正是清朝文物,还是当初乾隆皇帝的御用扳指。扳指最早是戴在大拇指上的防护用品,由皮革制成,是为了拉弓射箭是防止伤到手指而设计。满清早期以骑射为生,因此有着带扳指的习惯。1644年满清入关后,八旗子弟渐渐不再打猎射箭,而扳指也变成了一个装饰品。

历代清朝皇帝都有制造扳指,其工艺成熟和技术先进远超民间。而在1745年乾隆时期,扳指的制造技术更是达到了巅峰,所以乾隆年代的扳指价值最高。据专家初步判断,男子手中的扳指起码上亿,因此劝他上交国家保管。一则害怕是来历不明,二则日常佩戴容易碰撞摩擦,从而对文物造成损坏。但是男子随后说的话却让专家无言以对,他说了什么?

只听男子自豪的说道:“我是皇家后裔,”专家听了心中大骇。男子自我介绍道,他叫爱新觉罗·恒绍,是乾隆七世孙,家中经历了战乱依旧保存了许多文物,这个玉扳指就是其中一件。而他本人更是穿着清朝服饰,头上留着辫子,为了保证自己的血脉,对妻子儿媳都要求是满族八旗后代。

专家在翻阅了族谱后确定,他就是乾隆后人,而这个扳指也是他家传之物。我国虽然禁止文物交易售卖,但是如果是自家流传的宝贝,确实没有强制规定需要上交国家。而这位男子则表示,自己没有特殊原因不会出售,更不会无偿上交,而是传给后人,作为传家宝保管。

虽然是个人所有,但是男子日常带着上亿的扳指不怕遗失或者磨损么?毕竟稍微出点意外就是上亿元打水漂。如果你有这样一枚上亿元的扳指,你会怎么处理,是像男子一样日常戴在手上还是会上交国家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