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斯拉並非不可戰勝

如今的特斯拉很像多年前的蘋果公司,漸近“封神”,以至於在特斯拉追捧者的眼裏:世界上只有兩種電動車,一種是特斯拉,另外一種是其他電動車。

作爲全球電動車行業的領航者,特斯拉確實是一家非比尋常的優秀公司,其在傳統燃油車巨頭尚未對電動車產業發展趨勢看明白的2008年,就已經推出了第一款電動汽車。另外,特斯拉對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從性能、安全、智能化等多個方面刷新了消費者甚至是傳統車企的看法。

比如傳統理論認爲,電動車要提高續航里程,必須使用大電池,但實際中,大電池能量多也更危險,重量也更重,而特斯拉創新式的採用了成熟的小電池技術,同時使用軟件技術進行突破,增加電池的分級分片設計管理,利用軟件來管理整個電池系統,真正做到了低成本、高可用的效果。

再比如特斯拉的整車OTA——FOTA。FOTA的實現,不僅能對影音娛樂系統升級,還能對整車幾乎所有的控制器,包括車身、動力和ADAS硬件,全部進行在線升級。當早期的Model 3制動距離明顯落後同級別車型時,特斯拉通過遠程固件升級,讓緊急剎車距離縮短了大約 6.1 米。這在以前的車企,幾乎是不可想象的。連美國《消費者報告》的汽車測試部門總監 Jake Fisher 都不無震驚地說:“我在這崗位工作了 19 年,測試了上千款車型,第一次見識到有車能通過無線升級來大幅改善性能表現的。”

如今特斯拉這個成立僅17年的電動汽車公司,雖然年銷量不到豐田汽車的三十分之一,收入不足豐田的十分之一,但憑藉在電動車市場領域的絕對優勢,卻已經是全球炙手可熱的電動車領軍企業,其市值幾乎相當於豐田、奧迪、戴姆勒、通用四大車企市值總和。以至於豐田汽車掌門人都忍不住吐槽,“特斯拉有食譜,但我們纔有廚師跟廚房。特斯拉的業務像是一家推銷菜譜的餐廳。”言下之意,特斯拉只是在畫餅充飢,並未製作出真正的食物。特斯拉CEO馬斯克則反脣相譏表示豐田是“不可思議的笨”。

特斯拉在電動汽車的成功,讓筆者一直也對其極爲推崇,不過近期筆者身邊發生的一件小事,讓我有了一種反思:我們是否過度神話了特斯拉?

事情的簡單經過是一位朋友購車前,一直頗爲中意特斯拉Model 3,但在詳細考察了特斯拉Model 3以及比亞迪“漢”後,最終堅決的選擇了比亞迪“漢”。問其原因,一是Model 3的內飾過於簡陋,連儀表盤都集成在了中控大屏幕上;二是後排空間小,乘坐不舒服;三是換車漆要加錢、換內飾顏色要加錢、加智能駕駛要加錢,相當於是買了個毛坯房,真正住還需要花錢裝修。而選擇比亞迪漢則是,刀片電池安全係數高,加速、制動距離、續航超越Model 3(長續航版除外),內飾、配置方面則完全吊打Model 3。在他看來除了品牌力上沒有特斯拉高大上,“漢”與Model 3相比,幾乎沒什麼可挑剔的。

或許有讀者認爲,這樣的對比並不公允,因爲特斯拉並非只有Model 3,其也有配置更豐富、內飾相對更豪華的Model X,以及Model S、電動超跑Roadste、電動皮卡CYBERTRUCK等車型。但即便如此,筆者依然覺得,特斯拉有被過譽的嫌疑。

根據美國雜誌《消費者報告》近日發佈的年度車輛可靠性調查,其不再推薦特斯拉的Model S,對新款Model Y的可靠性也頗有微詞。《消費者報告》認爲,特斯拉的Model S在空氣懸架、主計算機和觸摸屏控制方面都存在問題,Model Y的車身硬件和油漆也存在問題。最終在26個品牌的可靠性調查中,特斯拉排名倒數第二。

其實近來發生的一些事情,已經驗證了這份報告的可靠性。在美國,一位加州車主新買了一輛Model Y,其全景玻璃車頂突然完全脫落,經銷商檢查後認爲,要麼車頂的密封件有問題,要麼工廠不知怎麼忘了把車頂完全封住。另外在國內,最近一段視頻也一度登上熱搜,視頻顯示一輛高速行駛的特斯拉天窗突然脫落,險些砸中後面的視頻車。對此,特斯拉聲稱,該車輛曾在第三方授權鈑噴中心進行過車頂玻璃的更換。但既然是特斯拉授權的第三方中心,特斯拉的責任自然難免。這些質量事故,對特斯拉來說並非個例。比如被媒體曝出的就有特斯拉自燃、失控、系統宕機、二手特斯拉媒體控制單元(MCU)被曝存隱私漏洞等等問題。

最近特斯拉還遭到了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調查,原因是安全問題。該機構對特斯拉公司2015—2017年生產的Model S和2016—2017年生產的Model X啓動初步評估,並聲稱,此前曾接到43起針對其左、右前懸架上連桿出現故障的投訴,其中,32起涉及低速停車操作時發生故障,11起投訴稱故障發生在汽車行駛過程中。另有8起投訴可能涉及同樣問題。而在中國市場,今年以來,特斯拉已累計3次召回進口車輛,時間分別是2月14日、10月23日和11月27日,涉及車輛逾3萬輛。

上述種種,表明特斯拉的汽車質量距離優秀還有很大的距離。

上週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與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隔空互懟,也引來衆多媒體圍觀。倆人交鋒中涉及到了一個關鍵的技術詞“激光雷達”。激光雷達是一種主動式傳感器,通過發射脈衝激光並探測目標的散射光特性獲取目標的深度信息,具有精度高、範圍大、抗干擾能力強的特性。業內人士普遍認爲,將激光雷達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確實會很大程度增加精度。

對於基於激光雷達技術的自動駕駛,馬斯克一直持強烈的反對態度,並且屢次詆譭,其一直主張的是視覺技術。在特斯拉看來,既然人可以靠一雙眼睛開車,那麼車也可以靠攝像頭來看清周圍環境。不過現實是,從2D平面圖像推斷精確的3D立體實景,是非常困難的。這從特斯拉自動駕駛的事故頻發,就可見一斑。更重要的是,汽車作爲交通工具,補充激光雷達作爲安全冗餘以及提高對障礙物的高精度識別,難道不應該是天經地義的嗎?但特斯拉仍在死站視覺技術。所以這次口水仗之後,有不少媒體站在了小鵬汽車一邊,認爲其在自動駕駛的理念上超越了特斯拉。

衆所周知,三電系統是純電動車區別於傳統燃油車最核心的技術,是作爲替代燃油車發動機系統而誕生的動力系統,研發三電系統需要做大量費時費力的基礎工作,三電系統即是:電驅、電池、電控系統。特斯拉做爲行業的領軍者,雖然整體優勢巨大,但其並不具備三電系統的全產業鏈能力,比如其電池要依賴於松下和寧德時代,MCU芯片來自德州儀器,IGBT模塊需要從德國英飛凌採購……這也讓其產品力,受制於供應商的能力。比如今年比亞迪“漢”的逆襲,很大程度上就源於比亞迪在磷酸鐵鋰電池上的技術創新,而特斯拉的磷酸鐵鋰版Model 3是在寧德時代提供了電池後,才上市。

講了很多,筆者並不是認爲特斯拉不夠先進,而是認爲特斯拉現在還不足以登上“神壇”,有一些媒體和國人也過度神話了特斯拉。雖然目前來看,特斯拉在整體技術上仍然是保持着行業的領先地位,但其並非是不可超越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