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

至今還牽動着無數人的心。

亂糟糟的齊耳短髮,

粗糙乾燥的皮膚,

破舊的棉襖,

就算形象不佳,

也擋不住她那雙充滿渴望的圓鼓鼓的大眼睛,

……

這位女孩名叫蘇明娟,

照片是由中國青年報的攝影師解海龍在1991年拍攝的,

當時她年僅8歲。

8歲前,

蘇明娟就是普普通通“窮人家的孩子”,

1983年出生在安徽金寨縣桃嶺鄉張灣村的一戶農民家庭中,

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靠着打漁、養蠶、養豬、種田爲生,

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

辛苦勞作一年的收成也許纔夠家裏人喫上三個月,

在每年青黃不接的時候,

還會餓肚子。

即便是這樣,

父母也清楚地明白,

要想改變現狀,

只有讓家裏的娃娃讀書。

那時候的中國喫飽穿暖都成問題,

更別提義務教育了,

每一個上學的孩子家裏都要承擔昂貴的學雜費,

對於小蘇明娟家來說,

100元的學費是整個家庭三分之一的開銷,

日復一日地上學路是崎嶇不平的24裏山路,

大約花費一個半小時,

學校的條件很艱苦,

只有透風的窗戶和殘破的土牆。

任何保暖設施都沒有。

1991年,

中國青年報的攝影師解海龍到革命老區金寨,

需要爲希望工程拍攝一組關於山區兒童學習的專題照片,

他看到了很多像蘇明娟這種上不起學但渴望知識的孩子,

一一用鏡頭記錄了下來,

只是,

無數張珍貴的照片中,

只有蘇明娟震撼到了他,

鏡頭下的她手握鉛筆,

兩隻直視前方的大眼睛充滿求知的渴望,

“她好像在和我們對話”▼

這張照片被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一眼看中,

蘇明娟也隨之成爲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還被人們親切地稱爲“大眼睛姑娘”。

因爲照片在報紙上走紅,

解海龍將照片拍賣所得的30.8萬悉數捐給西藏建設希望小學,

蘇明娟也成爲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社會上的好心人紛紛寄來捐助金,

她的上學夢在這些捐助金的幫助下得以延續,

2002年,

蘇明娟走出小山村,

考上了安徽大學的金融管理專業。

因爲接受過資助,

所以心中一直有一顆感恩社會的心。

從大一開始,她就致力於幫助貧困生,

把每個月900的生活補貼轉給其他貧困生,

直到畢業以後仍在堅持,

從每個月的工資中拿出1000元,

捐給需要幫助的孩子們。

暖心善舉讓她在2017年當選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

沒有行政級別,

也不領取報酬,

爲的就是能有個平臺將愛心繼續傳遞下去。

2018年的6月,

她還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愛心助學基金,

在命名當天就收到了首筆善款,

基金成立初期一直以大學貧困生爲主要捐助對象。

如今,

“大眼睛姑娘”已經37歲了,

在銀行工作,踏踏實實▼

身爲兩個孩子的母親,生活幸福▼

在線闢謠

丈夫並非是美籍華人,

而是高中同學,

倆人是到了大學以後才確認關係的。

去年11月份,

解海龍時隔28年再次爲蘇明娟拍攝照片,

在蘇明娟心中,

解海龍是自己的幸運之神,

帶給她力量也帶給她前進的動力。

因爲曾經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所以也想回饋世界一份溫柔和溫暖,

她的人生因知識而改變,

也因爲懂得知恩、感恩而更具價值。

最後一句

這纔是家庭事業雙豐收的人生贏家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