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五祖 弘忍祖师

弘忍脱颖而出 干了六年的粗活

今天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圣诞,对于中国佛教和禅宗而言,对这位祖师似乎知之不多,主要原因是他那个“獦獠”弟子惠能太厉害了,以至于这位师父却似乎相形见绌。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位祖师,看看这位祖师的独特之处在哪里?能够教化出“南能北秀”这样卓荦超群的弟子,他本人绝对有过人之处。

都说徒弟找师父不容易,师父找徒弟更难。法身慧命的师父,不同于工匠师父,找得好,脱胎换骨,明心见性;找不好,以盲导盲,误入歧途。

隋朝已经是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了,因此大师辈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家风被发扬得更加淋漓尽致。

弘忍七岁的时候,就被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盯”上了,道信大师惊叹道“这个孩子觉绝对不是普通的小孩,他如果能够舍俗出家,二十年后一定会有大成就”。

既然有了这个念头,道信祖师就不会轻言放弃,他就直接找到了弘忍的父母,开门见山说出自己喜欢弘忍这个孩子,希望度化他出家,做更大更辉煌的事业。

本来道信之前还顾虑弘忍的父母会声嘶力竭地坚决阻止,一百个一万个不同意,没有想到他父母不仅没有反对,而且还受宠若惊感恩戴德地表示“您老人家是法门龙象,远近闻名;您座下的弟子都是杰出的人才,受您教化的人们风起云涌。您能够看上我家的孩子,不止是他的福报,也是我们整个家族的荣光。”

从此,弘忍被道信祖师带到了破头山,系统学习道信祖师的理论。简而言之,就是有二依,也就是两种依止,一种是一依《楞伽经》以心法为宗;二依《文殊师利般若经》的一行三昧。

弘忍沉默寡言,白天和大众在一起干活,专挑那种苦活、累活、脏活、重活干,晚上则参禅打坐,通宵达旦;别人欺负他,他也不会去争辩,泰然处之。他觉得行住坐卧处处是道场,身口意业无一不是佛事。

弘忍大师的这种性格和处事风格,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惠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弘忍后来见到惠能请比人写的那首偈语,赶紧脱下草鞋擦去的主要原因。因为弘忍深知明心见性不易,直了成佛更难,能够培养一代成佛作祖的法门龙象更是难上加难。

五祖弘忍大师

弘忍座下的两位弟子 神秀和惠能

都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信祖师不断给弘忍提供弘法利生的机会,他知道佛法的弘扬和传播,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一众人,不是做自了汉,而是共同参与共同成就。于是弘忍就特别留意身边的弟子们,尤其是能够心有所得,又能够分享给更多众生的弟子,挑来拣去,那位上座师神秀非常不错,就是欠了那么一点火候。

历史就是一个小姑娘,看你如何去装扮,看谁去装扮。

神秀力倡四祖道信的念佛禅达80年之久,门人甚多,其中“入堂七十,味道三千”形成了“两京之间,皆宗神秀”,“北宗门下,势力连天”的局面,他的后人还将念佛禅传到了日本。

神秀五十岁时才得以熏修佛法,并不是一开始就座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是干那种挑水劈柴的活六年之后,才受了具足戒。

九十岁时神秀还被武则天迎请到洛阳说法,为了表彰神秀的影响和贡献,武则天还在当阳修建度门寺,在神秀老家修建报恩寺。

“两京法主,三帝国师”神秀

神秀被后人称之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也就是无论是在长安还是洛阳,神秀都是讲经说法的主角儿;无论是武则天还是唐中宗、唐睿宗都是尊其为国师。

六祖真身

至于六祖惠能更不简单了,且不说《六祖法宝坛经》流传久远,就是一花开五叶,就是从他那个时候开始,逐渐形成了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五家法脉就足以大书特书。至今六祖惠能大师的真身还被供奉在南华寺。

五祖弘忍大师还有一个最大的贡献,就是改变了过去那种修禅散居的方式,他认为搬柴挑水无不是佛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举更有利于阿兰若处。

弘忍祖师比较满意的弟子有二十五人,其中最出色的有神秀、惠能、智诜、老安、法如等十人,在这十人中间,神秀、惠能无疑是最出类拔萃的。

五祖大师的佛法宿缘

五祖弘忍大师与佛法之间有甚深缘分,传说他的前世曾经是破头山的栽松道人。他曾经向四祖提出闻法的请求,四祖说“你年龄大了,如果有来世,我会等你的”。

栽松道人离开四祖来到河边时,向浣衣的女子提出寄宿的要求,女子说,我父兄在家,你去问他们好了。栽松道人说,你只要答应了就好。

不久,这个女子就有身孕了,出现了这种不明不白、伤风败俗的事情,女子家勃然大怒,于是被赶出家门。女子只好为人作佣,晚上则寄宿别人屋檐下,过了几个月产下一婴儿,女子又羞又辱,便将孩子扔到了臭水沟。

第二天,女子发现被丢弃的这个小孩遍身粉嫩,活泼可爱,心生不忍,决定无论受多大的委屈,都要将这个孩子养大成人,人们都称呼这个孩子为“无姓儿”

转眼到了七岁,四祖道信经过此地,于是和这个孩子便有了一系列对话:

于是便问小孩:“你姓什么?”

小孩道:“姓即有,不是常姓。”言外之意,我这个姓可是非凡脱俗。

四祖问:“是何姓(既不是普通的姓,到底是什么姓)?”别废话,到底是姓什么

小孩道:“是佛性。”果然是你!

四祖又问:“汝无姓邪?”为了进一步验证,四祖故有是问。

小孩道:“性空,故无。”名字只不过是一个符号罢了。

从此世间少了一个“无姓儿”,多了一个大德祖师,道信祖师住世的时候,前往破头山向弘忍请法的人每个月就超过了一千多人。

看到因缘具足,法缘俱合,四祖于是将衣钵传给弘忍,是谓五祖,并有传法偈曰: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