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玩收藏界,瓷器是非常重要的门类,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更是对瓷器情有独钟,但和其华美的外表不同,瓷器本身的脆弱程度超乎许多人的想象。它的工艺和材质决定了它不是一个坚固的存在。

可能许多人都想过这个问题,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瓷器如果不慎被摔碎那他的主人会是怎样一个心情,由于近些年瓷器出土量越来越少,大量原本品相一般的瓷器也会水涨船高。而一些本身就价格不菲的瓷器更是成为了无价之宝。那些被砸碎的瓷器自然不会仅仅是瓶瓶罐罐这么简单,砸碎的都是真金白银,甚至是历史的见证。

这种感受谁能理解,问问马未都先生就能得到答案,尽管马爷玩了几十年收藏,但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面对那些失手造成的悲剧,马未都更多感受到的是愧疚,一个在历史长河中存在几百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文物,经历了多少风霜,谱写过多少传奇故事,可最终这件传世之宝却在自己手上终结。

从前,马未都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多用于提升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对于文物的鉴赏能力。多读书,多跟着能人大家长见识,增强眼力。而对于身边那些一知半解的人,马未都并不想费太多口舌。毕竟许多人不是这个行业里的人,多说无益。

有一次,马未都的一个朋友来找自己借文物,您听听这个说法,懂行的人一定觉得可笑,听说过您匀给我一件文物,那是真金白银的买,但没听说过这还有借来借去的。

缘由是朋友和外人吹牛,说能搞来别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之珍贵文物,一桌人全当他说的是酒话,竞相对他进行嘲笑。而朋友已然夸下海口,不拿出真东西肯定说不过去,于是他找来马未都帮忙。

详细经过和马爷一描述,马爷也是跑江湖的人,这个忙得帮啊。择一日,他精心挑选了两件东西,一件是“青花乾隆款的玉壶春瓶”,另一个件是“青花缠枝莲蒜头瓶”,两件乾隆时期的官窑,可以说绝对是价格不菲了,马未都把它们置于矮柜之上,不时许,朋友就进了屋。见朋友来拜访,马未都作为一个体面人,咱得招待着呀,于是他转了身去厨房准备给朋友沏一壶茶。

马未都的这位朋友,行伍出身,平日里做事就有些粗心大意,上来直接奔着这两件瓷器就来了,他拿起来一件来仔细端详着,心说拿了这件东西过去,一下就得把他们全震了,想象着这些人目瞪口呆的神情,朋友就显得越发激动,待他将瓶子置于原位的时候,马未都从厨房里听见一声很清脆的声音:“啪!”

声音不大,但足以在马未都的心中造成震天动地的效果,马爷当时的心情大概也只有真正懂这件文物价值的人才能体会,那怎是一个万念俱灰能够形容的,完了,全完了。故事到此便戛然而止,因为尽管已经过去了30年,但马未都仍然心有余悸,每每在节目中讲到这一幕,他都显得懊悔不已。

如今马爷谈起这件往事,没有对朋友进行过多的埋怨,而是更多的自我反思,他总在说:“他不是行家,但我是行家,他不懂,但我懂呀,我没提醒他,我没把东西的位置放好,这就是我的错”

当时这两件文物都有一个特点,他们都是一种“大肚子小脖子”的造型,朋友欣赏完文物的再放回去的时候不慎就将这个瓶子的肚子撞在另外一个瓶子的肚子上面。马未都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好比两个大胖子接吻,嘴还没沾上呢,肚子先贴上了,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状况。

如今,马未都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拿瓷器要一件一件拿,切忌不要两件摆在一起,因为瓷器非常脆弱,如果不小心撞到一起那后果就不堪设想。如果一定需要两件同时展示,那么也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以至于放回去的时候有足够的空间。

这件事可以说对马未都的影响很大,在后来一部反映古玩行业的电视剧《五月槐花香》当中,担任此片艺术顾问的马未都就在片中设置过这样一个情节,片中的古玩店店主佟奉全到瑞贝勒府里出来的茹二奶奶家看文物,当时这位茹二奶奶家道中落,想靠变卖家里的文物度过难关。当家里佣人两手拎着两个瓶子放在桌子上打算递给佟奉全的时候,他没有伸手去接,而是对这位佣人说:“您一定要把文物放在桌子,我再伸手,在我们古玩收藏界有规矩,不能直接伸手拿文物”。

如果是手递手直接拿过来,万一在两人交接的过程当中瓷器掉落在地上砸碎,您说这责任算谁的?这事真说不清。就是这么一个小细节,体现出了古玩行业的严谨。

当然,古玩行业的许多规矩都是先人们的经验流传下来的,但马未都也在用自身的经历警示着后人。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真正在一个行业玩到炉火纯青,玩到极致,您就不能光想着怎么赚钱,怎么盈利,而是怎么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怎么让这一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且用自己的一得一失去总结经验,从而避免后人走冤枉路。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北宋大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行业内的大家,势必是要将这段话紧紧记在心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