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破解工程难题,助力市重点建设项目加速推进。

12月7日上午,在城南路上的京杭运河岸边,几名电力工人已爬上电力塔做准备工作,十几分钟后,一台方形带滚轮,像扫地机一样的机器人将在高压电线上缓慢移动拆除9根电缆线,作业全过程“听取”地面遥控指挥,避免运河封航人工拆线带来的各种安全问题,18米下的京杭运河上船舶正常航运,完全不受干扰。

“机器人“作业现场

上午10点半左右,记者站在运河岸边,远远看见一只盒子状“机器人”正在空中两架供电塔之间的高压线上缓慢移动,借助电力工人的望远镜,能清晰的看见,机器人正在一边向前爬,一边将绑着牵引绳的挂钩挂在主线上,大约每隔3米挂一个挂钩。

“先把牵引绳缠好,防止抽主线时线路下垂落进运河中,固定好之后,由地面遥控收线器像‘放风筝’一样侧牵引收取导线。”现场项目负责人说,整个过程保证9根高压电线不落地,通过牵引从一侧抽出,最后固定电线用的牵引线由氦气球空中收回,不留工程“垃圾”。

“黑科技”的应用将更加安全高效推进重点工程进展

“这9跟电线如果人工拆除预计要用3到5天,而且要反复封航运河交通,造成诸多不便。”项目负责人举例说,施工前要到航道处办理跨运河施工封航手续,施工时间一般为1小时,由人工剪断电线,落入河面作业船后,再拖至岸上,由于给定的封航时间较短,有时不能一次性将导线全部拆完,需要多次封航。

“上马‘黑科技’后,工程耗时缩短到2天,费用减少三分之二。”市建管中心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菱湖大道工程新建菱湖大桥,主桥跨运河施工,受到位于运河两侧供电塔之间高压线的交叉阻碍,如何在不封航的情况下拆除空中的高压线?

走线机器人

工人在使用走线机器人施工

走线机器人首次在全市高压线拆除中亮相,20分钟即可拆除一根150多米长的高压电线,既安全可靠,又能避免对下方交通产生影响,电线拆除后,彻底解决了供电线路对主体桥梁建设的影响,保证了桥梁施工按计划推进。

▲菱湖大桥效果图

据悉,菱湖大桥是新建菱湖大道工程中一座重要的跨运河主线桥,桥梁主桥全长383米,采用三跨连拱错落式造型,预计本月底开始主体机构施工。

菱湖大道新建工程北起旺庄路,南至运河西路,道路全长约1400米,为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

项目建成后,连接兴源南路与太湖新城已建成的菱湖大道,将打通城市“断头路”,实现新老城区的快速连通,同时也成为快速内环东线、机场快速路、华清大道早晚高峰的快速疏解通道。

来源:无锡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