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龍泉景區

桃花堤是東安湖十二景之桃李龍泉的一處景點,位於東安湖東部湖面。桃花堤南起文化藝術中心、北至體育公園主體育場環湖路,貫穿東安湖南北景區。

桃李龍泉由桃源書屋、桃花島、桃花堤、桃花灣、桃花橋、桃花源等景點構成。龍泉驛因歷史上遍種桃樹李樹,春天來臨,山上山下桃花李花盛開,奼紫嫣紅,被譽爲成都近郊的世外桃源或後花園,故有桃李龍泉一說。現在的東安湖桃李龍泉景區再現了這一實景。

桃花堤長約600米,寬約50米,堤上共有三座橋,南北各一座三孔石橋,中間一座七孔石橋。堤上栽植桃樹柳樹,一到春天,楊柳吐綠,桃花綻放,乍眼一看,頗有西湖蘇堤春曉意境。

漫步桃花堤上,輕風吹皺湖面,掀起陣陣漣漪,自然而然讓人想起元朝著名散曲家張久可的《天淨沙江上》: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鶩殘霞。

隔岸疏林幾家,小舟如畫,漁歌唱入蘆花。

這是一種如臨仙境的美妙享受。在平靜如鏡、清澈見底的城中之湖上漫步,遠水粼波隱現,四周一片空靈恬靜,風景無比秀麗。人與自然的相融共生,大抵不過如此吧。

這讓筆者想起一個故事,一個關於桃花堤的來歷。

相傳古時候,東安湖因地勢低窪,只是一個堰塘(或稱水池),堰塘位於西江河邊。每當洪水氾濫時,堰塘灌滿洪水便四溢而開,淹沒了不少良田,造成附近幾個村的村民損失較大。其中損失最大的當是住在西江河邊的大財主盧員外,他有良田千頃,房屋無數,每當洪水從龍泉山奔湧而來時,他除了糧田損失,房屋還淹沒了不少,每次都要拿出大量錢財來修整農田和維修房屋。

這樣下去,總不是個辦法。

有一天,盧員外把縣裏的智多星張牧遠請到家中,好酒好菜款待,讓他想想辦法。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讓洪水淹他家農田和房屋。

張牧遠是個落第秀才,多次參加省上鄉試,均沒有中,但聰明過人。他喜歡管閒事,盧員外有酒肉款待,他當仁不讓,順勢想敲他一把。

酒足飯飽,張牧遠對盧員外說:“辦法是有,不過需付紋銀1000兩。”

“什麼?”盧員外差點驚掉下巴,他睜大眼睛問,“紋銀1000兩!張秀才,你不會是想錢想瘋了吧?我讓你出主意,不是讓你來打家劫舍。”

“先不要激動,聽我慢慢說。”張牧遠抱着酒壺看着盧員外說,“盧員外,是1000兩重要,還是你家農田和房屋重要,你仔細惦量惦量。洪水每年都會發,到時損失的可不止1000兩。這1000兩對你盧員外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到時我救下的糧田和房屋可不止1000兩這個數。”

盧員外想想,認爲張牧遠說的有些道理。洪水年年都會發,自己家的財產年年都會損失,即便家有金山也經不起這番折騰。可張牧遠要得太多了,他問張牧遠能不能少點。

張牧遠說,這1000兩我不會留下一文,我會發到同樣受了災的佃戶手中,只有他們得救了,你的糧田和房屋纔會獲救。魚和水的關係,你的明白?

盧員外當然明白。他想不明白的是,拿我的錢去做好事,他自己又圖什麼?還有他到底有沒有解決洪水的辦法。

“當然有,就看你願不願付這1000兩。”張牧遠繼續說,“我的辦法是,爲了一勞永逸解決水患,可在河的下游挖一個湖,讓湖把多餘的洪水儲存起來,起到調節作用。到了枯水季節,再把多餘的洪水從湖裏抽出去,用於灌溉。一舉多得,豈不美哉。”

盧員外差點氣昏過去,挖一個湖要請多少人工,花多少錢啊。這個辦法他不是沒想過,只是捨不得花錢。

張牧遠說:“我不讓你出錢,你把1000兩銀子付給我,我請人來挖,挖好的湖泊還是你家的,湖水也是你家的,你看如何?”

還有這樣的好事,盧員外當然願意。

他跟張牧遠立下字據,他付1000兩諮詢費給張牧遠,張牧遠答應送給他一個湖泊。

張牧遠拿上這1000兩銀子,分發給附近幾個村子受災的村民,讓他們重建家園。領了恩惠的村民知道張牧遠挖湖一事,挖湖也是爲了大家,紛紛表示願意去挖湖,不要張牧遠一文工錢。張牧遠則說,工錢要付,但需要欠段時間,一年後,保證讓大家拿到挖湖的工錢。

半年後,湖泊終於挖成。

張牧遠說到做到,把湖泊送給盧員外。盧員外很高興,又請張牧遠到家中喫飯。

酒足飯飽,張牧遠對盧員外說:“員外,我兌現了自己的諾言。不過,你得借我1000兩銀子,解我燃眉之急,我得付給那些村民挖湖的工錢。”

盧員外着急了說:“挖湖的村民是你請的,不是我請的。我已付給你1000兩。你喫了上頓沒下頓,我借給你,你拿什麼來還?”

張牧遠半醉半醒說:“員外放心,我不白借。你借我1000兩,一年後我連本帶利付你5000兩,你大賺一筆。”

賺錢的生意盧員外當然想做。不過,盧員外仔細看了看寒酸的張秀才,他不相信他有賺錢的本事,再說他也沒什麼抵押物。

張牧遠猜出他心思說:“放心,我用這1000兩買你這個湖,再用這個湖抵押給你,兩年之內如果我連本帶利還不上5000兩,你把湖收回去,不損失一文錢。你穩賺不賠。”

說半天,張秀才是借他的錢買他的湖,做無本生意。難道張秀才有新的發財祕笈,盧員外問張牧遠,張牧遠只說天機不可泄漏。

既然有抵押物,盧員外不好再多問什麼。他有一點不明白,村民的工錢不用付了?

張牧遠說:“我另有辦法。”

盧員外轉頭想了想,這個新挖的湖,無論如何也值不了1000兩,雖然土地和湖都是自己的,但每年要拿不少錢出來清淤泥和做湖堤維護,還不如賣了,多賺4000兩。清淤泥和維護湖堤的錢也省了,一舉兩得,他當然願意。

他再次跟張牧遠立下字據,借給張牧遠1000兩,張牧遠用這1000兩買下盧員外的湖。借條和地契手續辦好後,湖便歸了張牧遠。

一個月過去後,盧員外去看張牧遠,他想了解張牧遠靠什麼發財,他拿湖來又做什麼。

盧員外走到湖邊,看見張牧遠躺在湖中長堤的草地上曬太陽,蹺着二郎腿,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湖裏除了洪水,什麼都沒有,這小子在搞什麼鬼。盧員外問張牧遠,張牧遠沒有回答他。

盧員外搖頭走了。他經過湖中長堤,打算到對岸自家田地去看看。

張牧遠突然睜開眼,對盧員外哎哎兩聲說:“員外,過湖中長堤,需付銅錢兩枚。”

盧員外一驚,想說這是我盧家的土地,想過就過,想走就走,突然想到湖泊連同土地早賣給張牧遠時,蔫了氣。他說:“大路朝天,各走各邊。你憑什麼收錢?這路又不是你家開的。”

張牧遠說:“你說對了,這路就是我家開的。爲了挖湖,我把湖底泥巴挖起來,在湖中心築成長堤,就是方便大家過湖。我至今仍欠村民們築堤的工錢,我不收錢,誰幫我付工錢。你嗎?員外。”

盧員外搖搖頭,他纔不會笨到幫人付工錢。他想退回去繞行過湖,這才發現西江河上沒有橋,過河必須要從湖中長堤的橋樑上經過。他最後付了兩枚銅板,從湖中長堤過了湖。

盧員外走到對岸,回頭對張牧遠罵了句,小人得志!

張牧遠坐在湖中長堤的桃樹下只是微笑。

到了夏天,天干無雨,西江河斷流了,上游再無來水。整個夏天別說洪水,老天爺連毛毛雨也不肯落一點。農作物快渴死了,人們喫水都要去很遠的地方找水。

東安閣和桃花堤

四周水塘一片乾涸,只有張牧遠的湖泊還留着滿滿一湖清水。

人們紛紛來找張牧遠要水,對於窮人,張牧遠均是免費供應,一般人家他象徵性收一些費。而對盧員外一家他提出一兩銀子一挑水。盧員外問他:“憑什麼?他們都免費供應,幹嘛收我的錢?”

張牧遠說:“因爲我欠了你家5000兩銀子,沒辦法,我要還債。”

盧員外到此時,方纔醒悟,這一切安排都是張牧遠設的計。他算到今年缺水。盧員外上了張牧遠的當,他捶胸頓足,仰天長嘆。

最後,盧員外忍痛說:“5000兩銀子我不要了。算我用5000兩銀子買你湖裏的水,只能我家取用,別家不行。”

張牧遠哪肯答應,他說:“一碼歸一碼,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我欠你的不會少你一文。你用我的水,得付錢。再說我這一湖水,不可能只賣5000兩。”

盧員外沒辦法,一家人要喫飯,要用水,還要澆地,只好付費買張牧遠的水。

整個湖中的水,張牧遠共計賣了盧員外1萬多兩銀子,除了還他5000兩,他把多餘的銀兩,付給挖湖修堤的村民。

有了這個湖泊,從此東安幾個村的村民旱澇保收,再無洪澇乾旱影響。

後來,村民爲了紀念張牧遠,在東安湖長堤上遍植桃樹,每當春天來臨,桃花盛開,就像看見張牧遠春風一般的笑臉。村民們也笑了。

桃花堤的來歷便緣於此。

(曾明偉/文)

桃花堤上的三孔橋
桃花堤的七孔橋
成都龍泉東安湖公園效果圖

成都東安湖十二景故事:梅坡溪橋和東安橋

龍泉驛東安湖故事:溪峯河晏的來歷

成都龍泉東安湖都有哪些故事,“東閣望川”你一定要知道的來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