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英雄张逸民回忆录97

1963年初,组织决定送我进南京海军学院学习深造。入学两年,收获颇多。除了疾病治愈、身体变得壮实外,通过学习,军、政素养也都有不少长进。因学校的毕业考试日期与我参加北京大会的时间有冲突,有一项考试学校是提前单独进行的。毕业考试结果,是全班的考试成绩都非常好,而且同时出了两名全优学员。一个是海军司令部作战部参谋王祖尧,另一个就是我。同时出了两名全优学员,这被训练部看成是很光彩的事。为此学员班受到表扬,全班上下也都笑逐颜开。

但对我来说,也留下了一份遗憾,即我内心的期待并没有实现。期待都是美好的,既是一种追求,更是种寄托。我的期待是什么呢?因为海军学院是海军的最高学府。

我首先希望在校期间能见到海军的最高首长——萧劲光司令员。他在我心中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引领海军发展的将军啊,他若能与学员们一起促膝谈心,说说他对海军未来建设的要求和想法,那该是多具魅力的好事啊。是啊,主席为海军题了词,又给海军制定了发展方向,而肖司令则是海军的希望所在啊。他肯定能走到下面来,为我们这些海军的中坚力量指点江山,勾画海军的战略蓝图,实践主席的号召。

其次,就因海军学院是海军的最高学府,我就想入学能学到一些当今世界海军的新发展与新动向。就因为中国海军不可能永远只围着海边转,走向世界、走向远洋那是大趋势。说我急切想了解世界海军,那确实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

最后一条就是想在学习期内,聆听海军首长讲讲当代中国海军的战略思想。

我的三条期待并不算高,也算很现实,决不是什么奢望。我是心怀这三条期待而满腔热情地走进半山园的。毕业时我这三条期待,一条都没有实现。说真心话,我虽是全优学员,为此觉得很逊色、很遗憾。我认为我的三条期待并非离谱,并非高不可攀,我认为这是最普通不过了。所以,毕业时我心底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甚至感到点茫然。或许我的期盼太高了,或许我这颗滚烫的心热的不是地方?

我参加革命后,共有三次入学,这次到海军学院是第三次入学。三次入学各有不同感受。我是从东北军政大学毕业后入伍的,从这里接受并继承延安抗大的优良传统,成为了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并从此成为解放军一名成员,跟随革命洪流走了一生。青岛的快艇学校,经过严格教育与训练,将我脱胎换骨铸造成一名鱼雷快艇的战斗艇长。从此我与波涛汹涌的大海相伴一生。今天我又以全优学习成绩在海军学院毕业了,身体经过一次大修更健壮了,头脑经过一次灌输增加了许多新的国防知识。

我的一生中这三次入学,学校的教导都一直与我相伴相随。按照我的体会,我心中的母校那不是物质的,她已经抽象为一种精神与我相伴相随了。军政大学那是“实事求是”精神,那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即发扬老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长久留在我的心中。快艇学校,那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有我无敌”的战斗牺牲精神,让我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而这次海军学院究竟给了我什么精神?犹如处于大海深处,无边无岸,不知是给我东西太多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有一种没法提纲挈领能够抓在手里,仅此而己。

我常想,不管在校时多长,也不管你学了多少功课,也不论你学的功课有多深奥,如果你能将所学的东西提炼为一种形象、一种精神相伴一生,那就是你学到了精髓,学到了真本领,就是一位真正的好学生、好弟子了。

我在半山园读书两年,绝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入学前带来的期待,都没能实现。这不是因为我不努力,也不是师资条件差,而是客观条件使然。我任快艇艇长时起,就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将来有一天也能有机会走进半山园学习。当组织真的决定调我到海军学院学习时,除了惊喜若狂,更多的则是充满着期待。这份期待的核心就是开阔视野,更好地了解世界海军。能与海军首长有机会进行交流,直接聆听与体会海军首长的远大情怀和战略眼光。海军首长亲自讲课,会让我们接受海军领导的传、帮、带。但这些期待最后全成了一场梦幻。如果我的比喻不错的话,我们海军虽处于一个伟大时代中,全世界的海军都在蓬勃向前。

而海军学院,却像是一间大时代中的手工业作坊。我知道这个评语会激怒许多学院的老领导、老教授。但我这是说大方向、大趋势,并非想否定一切。我虽是一家之言,话虽不太好听,却是满怀善意。

我在半山园读书两年,未曾见过海军主要首长亲莅南京半山园。一位主管学院的副司令,据说倒是每年都来,却不见下学员班课堂。说实话,单从建设海军积极性的角度讲,也不能认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吧。全海军就这么一所最高学府,基本系每期就这么几十个学员,而且是作为海军的未来来培养的。首长再忙,再辛苦也该到海军学院来看望一下大家。

首长看望意味着什么?那是表达海军首长们对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渴望。

建设强大海军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这个漫长过程,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更需要几代人保持着强烈的建设海军热情与渴望精神啊。如果将我这种感受延伸一步,这就是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在这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里,人才培养、科技不断进步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更为重要的则必须保持着全海军上上下下一直有那么一种一定要建设强大海军的热情、渴望和活力。

而今,我们已经建设海军六十年了,还将延续第二个六十年。只期待第二个六十年里,海军学院能有个新面貌,为海军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指挥员来,为中国远洋舰队走进各大洋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