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抗戰資料時,如何快速判斷書中日軍的作戰水平?答:參考其序列番號。

抗戰爆發前,因日本財力有限,難以大量養兵,所以舉國只有17個常設師團。他們訓練好,裝備佳,戰術水平高,是日本賴以逞兇的基礎部隊。

按照時間細分,近衛師團及第一至第六師團,組建於甲午戰爭前;第7師團至第20師團,大致組建於甲午戰爭至日俄戰爭時期。刨除大正裁軍時解散的4個師團,共計10師團。

後來,隨着戰爭規模的擴大以及對蘇戰備的需要,日軍又用這些常設師團的復員官兵組建了序號爲100的特設師團。如第101師團和114師團就是分別由第1師團和第14師團的預備役人員組成的。

1938年至1941年,因爲石油、鋼鐵等戰備物資的短缺以及歐美局勢的變動,日軍染指東南亞的野心越來越大。爲了抽出身陷中國戰場的精銳師團,日軍又採用從常備師團中抽出一個精銳聯隊爲基幹,再徵集補充兵員的方式,陸續組建了序號以20打頭的新建師團、序號在30至40之後的治安師團以及序號在50以後的補充師團。這三種師團兵員較爲年輕,戰鬥力往往高於拖家帶口的特設師團士兵。

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在廣闊無垠的太平洋上作戰,日軍頓感已有的51個師團實在不夠用,遂又採用擴編混成旅團或從戰鬥力強悍的老部隊中抽調骨幹作基礎,建立序號在60至100和120以後的增設師團。這類師團普遍缺乏重裝備,兵員年齡少至16歲,老可至45歲,若不是其軍官和士官都是戰鬥經驗,能否有效作戰還是個疑問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