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來自省內知名高校教授及行業協會專家們齊聚長豐縣楊廟鎮馬郢社區,在中國·馬郢 “源起鄉土”——馬郢柴燒主題論壇上紛紛支招,共同探討陶藝如何介入鄉村、當下陶藝的鄉土文化定位以及馬郢柴燒的未來。據瞭解,這也是安徽省首個以柴燒爲主題的論壇。

本次活動由長豐縣文化和旅遊局、長豐縣楊廟鎮人民政府主辦,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安徽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安徽省陶瓷協會、安徽省設計家協會聯合主辦,以“源起鄉土”爲切入點,搭建了藝術家與政府、學校與鄉村陶藝之間的溝通橋樑,共同探討陶藝在馬郢這片熱土上如何和鄉村振興有機融合,帶動馬郢社區乃至整個長豐縣鄉村旅遊經濟的發展。

當天上午,省內知名高校教授及行業協會專家們參觀馬郢社區後,參加了知物柴燒公共藝術空間的馬郢柴燒開窯儀式,經過制瓷人的妙手一件件精美的瓷器被賦予了生動的靈魂,在經過窯的燒製,就這樣讓靈魂鮮活起來。

下午,與會教授和專家們參與了論壇主旨發言和分議題研討,共同探討陶藝如何介入鄉村、當下陶藝的鄉土文化定位以及馬郢柴燒的未來。

論壇一開始,長豐縣文化和旅遊局副書記、副局長張善世表示,要想將馬郢這張名片擦得更亮,可以藉助陶瓷藝術爲馬郢旅遊業注入新的靈魂。“找尋自身文化記憶,將鄉村旅遊打上文化的烙印,是馬郢在鄉村旅遊和觀光旅遊多層面的發展核心。”

“目前國家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藝美術作爲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載體。”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會長郭寶安希望通過本次論壇,大家共同探討柴燒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爲陶瓷藝術介入鄉村文化振興提供有價值的、可行性的借鑑思路。以陶瓷文化特色促進鄉村產業興旺。

圍繞產教融合文旅融合做好“小商品、大市場”文章

近年來,““馬郢計劃””在城市和農村之間架設一座橋樑,打通城市與鄉村的障礙,讓城鄉資源得到有效的互換和互補。

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長張越當天上午在馬郢走了一遭,發現作爲鄉村振興的實踐者,產學研的基地,很多項目落戶馬郢,“馬郢計劃”已經初具規模。

“上午看了開窯盛況。其實安徽在陶瓷上有很悠久的歷史,皖南、淮南、宿州都有一些出名的窯口,幾千年的燒窯歷史。合肥地區有巢湖窯等兩個窯口,需要研究、挖掘和恢復。”張越表示,結合本土結合當下,結合鄉村振興文化,馬郢發展建設和旅遊,迴歸自然,迴歸生活。在自然中找到我們的創作源泉,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陶瓷技術藝術在馬郢這裏孵化,帶動鄉村振興。通過年輕藝術家們參加這項工作,改善了農村環境,展現了美麗鄉村。”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書記黃凱表示,希望馬郢引進更多的項目,圍繞鄉村振興文化創意項目,以陶瓷爲主打,延伸之外的產品,如染坊等形成旅遊產業。“小商品、大市場的概念給我很大啓發,不要小看馬郢這邊小產品,這裏就是未來的大市場。可以考慮圍繞產教融合,文旅融合,讓項目落地生根發揚,做好馬郢旅遊產業發展,帶動整個農村發展。”

合肥師範學院老師、知物柴燒發起人胡亮是“馬郢計劃”的創客之一,也是本次論壇的發起者。隨着“知物柴燒”公共藝術體驗中心6月落地馬郢,如今的馬郢,小學生研學、大學生專業實踐、藝術家駐場創作,專業的、業餘的陶瓷愛好者,趨之若鶩。陶藝藝術內容非常豐富,包括陶藝助學、陶藝助力產業振興、陶藝美化激活鄉村公共空間等都有展現。

鄉土之於陶瓷意義在哪裏?在胡亮看來,馬郢就是一個寧靜的精神家園,這裏的一切讓他感到舒心,促使他決心留下來做一點和陶瓷有關的事情。

“一草一木皆有性,一光一影萬般靈。我打算做個專題,‘一日一器’,每天做一個生活中的器皿,在拉坯的時光流逝中表達生活中的情感,記錄生活。”胡亮的另一個計劃,是在鄉村公共藝術裝置領域中更上一層樓。“我就像個挖井人,選擇陶瓷這口井。挖個幾十年,總能出點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