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劉哲(化名)在兩年前被確診爲糖尿病,但仗着年輕一直未接受規律治療。

今年7月底開始,劉哲開始咳嗽,同時伴有胸口疼痛不適,身體也越來越消瘦,體重從之前的220斤瘦到了160斤。

一個星期前,他咳嗽、胸痛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還出現發熱等不適,這纔去當地醫院看病,經檢查被確診爲“糖尿病、肺結核、結核性膿氣胸”,當地醫生建議劉哲的父母將其轉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肺科醫院治療。

據瞭解,劉哲是湖南湘鄉人,在當地從事網吧的網管工作,平常工作經常熬夜玩遊戲,飲食也不規律,飲料也是每天工作的的“標配”,所以體重持續上升,178cm的身高就有220多斤的體重。

2年前,劉哲因乏力被診斷患糖尿病,“但由於當時乏力的不適症狀很快就好轉了,我以爲年輕,不需要用藥也能很快恢復,所以對於醫生的規律服用降糖藥、合理調整飲食等建議,沒有放在心上。”劉哲回憶起之前的病情,後悔不已。

由於對疾病疏於管理,當他在今年7月底開始出現咳嗽、胸痛症狀時也沒有引起重視,直到體重從之前的220斤瘦到了160斤,並伴隨出現了發熱等不適症狀,這纔到醫院診治。

入院以後,劉哲在長沙市中心醫院肺科醫院結核病診療中心接受治療,根據劉哲的檢查結果顯示,他這已經是第二次出現結核性膿氣胸了。

原來在一個月前,他在當地醫院接受過抗結核治療和氣胸處理,病情好轉出院後由於血糖控制不佳,感染不易控制,又導致了膿氣胸的復發。

長沙市中心醫院肺科醫院結核病診療中心醫護團隊針對劉哲目前的病情,量身定製了治療方案。

首先聯合胸外科進行右下肺切除和病竈清除手術,術後根據情況轉入重症醫學科進一步治療,同時從抗結核用藥、血糖控制、飲食結構及營養等方面爲其制定了一套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目前,劉哲的病情已逐漸好轉。

“糖尿病屬於內分泌疾病,肺結核屬於呼吸系統疾病,一旦‘聯手’就會相互影響,給治療帶來一定的難度。”

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鄧湘輝表示,結核病易患人羣爲幼兒、青春期的少年、老年人、營養不良者、塵肺病、糖尿病患者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

而糖尿病患者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可爲結核菌快速生長、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營養環境,糖尿病患者機體代謝紊亂進一步導致免疫力下降,也容易發生結核病。

像劉哲這種情況,本身血糖控制不好,再加之長期處於網吧環境密閉,也是結核桿菌生存的“溫牀”,才導致了結核重症感染及合併症的發生。

“糖尿病與結核病是能夠合併存在,相互影響的關係。”鄧湘輝主任繼續解釋,肺結核則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結核病發熱等症狀會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需求量,可使隱性糖尿病、邊緣糖尿病發展爲臨牀糖尿病,或加重原有糖尿病,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併發症。

鄧湘輝主任表示,可以發現其糖尿病對肺結核的不良影響大於肺結核對糖尿病的影響,所以治療過程中,首先控制好糖尿病,肺結核病的療效和預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糖尿病控制的程度。

所以,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預防合併肺結核很重要。凡糖尿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低熱、盜汗、咳嗽(尤其是痰中帶血)等症狀持續兩週以上;

或原本比較平穩的血糖出現不明原因的明顯波動甚至失控,均應警惕肺結核病的發生。同理,如果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欠佳,臨牀症狀無改善甚至加重,X線檢查顯示病竈惡化,應該考慮合併糖尿病的可能。

鄧湘輝主任提醒年輕人,平時要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提升抵禦疾病的能力;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近距離對周圍的人咳嗽和打噴嚏,不隨地吐痰,勤開窗通風;

少去人羣擁擠、環境密閉、空氣流通不好的場所;

如若出現慢性疾病,應及時遵醫囑用藥,並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

(編輯ZS。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石磊 符晴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