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業的創建或新事業的誕生是衡量創業者創業行爲的直接標誌,有人甚至直接將是否創建了新企業作爲個人是不是創業者的衡量標準。創建新企業有不少事情要做,包括公司制度設計、企業註冊、經營地址的選擇、確定進入市場的途徑等。有時甚至要在是創建新企業還是收購現有企業等進入市場的不同途徑之間進行選擇。這些工作也是開創新事業、在公司內部進行創業活動等需要思考的。對於公司內部創業活動來說,可能沒有公司制度設計問題,但同樣要設計獎懲機制,甚至需要制定利益分配原則;可能沒有企業註冊問題,但同樣要有資金投入及預算控制機制等問題。在創業初期,迫於生存的壓力,也由於對未來發展無法準確地預期,創業者往往容易忽視這部分工作,結果給今後的發展帶來許多問題。

實現機會價值創業者整合資源、創建新企業的目的是實現機會價值,並通過實現機會價值來實現自己的創業目標。這顯然是創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許多創業管理教材將這一階段的工作具體陳述爲新企業的生存與成長。表面看來,與已經有多年經營歷史的企業相比,創業者新創建的企業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都要做好生產銷售,都在做類似的工作,但實際上差別還是巨大的。對已存在的企業來說,其銷售工作的核心任務也許是注重品牌價值,維護好老顧客,提升顧客的忠誠度。

而對新創建的企業來說,儘管也要考慮品牌價值等問題,但首要任務則是如何爭取到第一個顧客,如何從競爭對手那裏將顧客搶過來,這意味着新企業要爲顧客創造更大的價值,也可能意味着要爲獲得同樣的收益付出更大的代價和成本。不管是機會價值還是創業者及其新企業價值的實現,都取決於顧客價值能否得到滿足和提升,成功創建了新企業的創業者首先要考慮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升顧客的價值,包括爲顧客提供更有創新性的產品,用更低廉的價格向顧客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這是新企業得以生存的根本。顧客價值的滿足和提升往往並不直接意味着企業價值的提升。不少新企業都存在銷售收入增長很快但利潤增長緩慢甚至虧損的情況。

從利潤等於收入減去成本這一簡單的公式就可以看出問題,新企業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爲產品缺乏創新性或爲了搶佔市場而低價銷售,也可能是因爲付出的成本太高,還有可能是因爲新企業自身成本管理能力太差。對於經營新企業的創業者來說,必須在市場開拓和內部管理方面做好平衡,管理好新企業。確保新創建的企業生存是創業者必須面對的挑戰,但創業者不能僅僅考慮生存,還要考慮成長,不成長就無法生存得更長遠,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尤其如此。

企業成長存在內在的基本規律,在這方面,企業成長理論研究已經取得了較豐富的成果。創業者需要了解企業成長的一般規律,預見到企業不同成長階段可能面臨的管理問題,採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範和解決,使機會價值得到充分的實現,同時不斷地開發新的機會,把企業做大、做強、做活、做長。

相關文章